,按理其國君該與武肅王平輩論交。但是他們遞交的國書上,往往都是寫著‘上敬中原天子錢’——也就是把武肅王當作宗主之國的天子那般敬重。
家父一開始也頗為惶恐,後來才搞明白,原來這些當初藩屬於大唐的國家數百年來遣使入貢都是在明州港登岸的。如遇道路不通,便會貿易、遞書後折返。故而兩浙一地在誰人手中,他們便以為此地藩鎮為中原天子。武肅王深知其情後也不避忌,二十年來,對著海外三藩都是以中原天子自居,還下聖旨冊封這三國國王。”
“聖旨?武肅王當初,竟也不怕中原朝廷震怒麼?”錢惟昱聽了悚然動容,吳越王幾代人都對中原朝廷非常恭順,下聖旨冊封海外國王這種事情,原本錢惟昱根本不敢想象自己的曾祖父會幹,但是今天聽蔣潔茹的轉述,又顯得那件事情是那麼的自然而然。
“殿下多慮了,據奴家所知。中原朝廷中後唐後晉後漢這些,也就知道有個渤海國而已。至於新羅、高麗、最多隻是知道一個名字,而國中何任國主在位、兵馬錢糧幾許,那是萬萬不知的,便是這些國度對內自稱天子,也沒人知道。”
聽了蔣潔茹的解說,錢惟昱對於這個時代的資訊閉塞有了一個新的認識。如今雖然算不上閉關鎖國、封關禁海、但是中原人對於海外的訊息知道地也真是夠少的。將來自己要是把南唐的沿海地段全部佔了,再滅了南漢。
到時候只有吳越國有如此強大的航海技術可以縱橫大海。只要出了東海南海的海岸線,就算自己把外面的廣闊世界鬧得天翻地覆、出了海岸線就自稱皇帝,中原的郭威柴榮趙匡胤都不一定知道!這對於錢惟昱在國內裝低調、裝慫包降低北朝警覺心的大計,實在是一塊非常重要的臂助啊!
意淫了一番如何開拓海外領土之後,錢惟昱才想起該把話頭拉回正事兒上,當下不恥下問地繼續求教:“那麼,這新羅國又是哪朝哪代的時候亡國的呢?耽羅國又如何?”
“那新羅國在大唐滅亡之前,原本也算是三韓之地的霸主。不過大唐末年,新羅國內貴族弓裔、甄萱分別叛變自立,建泰封國、後百濟國。三韓之地遂重新分為三國鼎立之態。朱梁末年,泰封國弓裔的部將王建弒君自立,再將泰封國改名為高麗國(注:十國當中的前蜀開國君主也叫王建,和這個王建只是同名同姓同時代而已,不是同一個人)。
王建此人頗有武略,經過十餘年經營,滅了甄萱的百濟,也把新羅國主打得步步衰退、喪師辱國。到了二十年前、家父第一次作為國使代表武肅王出使新羅國的時候,新羅已經衰弱不已,只剩全州、慶州一道。根本無力抵抗,只好向武肅王懇請出面調停。
那時武肅王見新羅孱弱,但恭謹不已。且與新羅貿易每年可獲巨利、新羅王每每進貢錢財逾十萬兩孝敬。故而出面以中原天子的名義調停高麗、新羅兩國。許是高麗王建也覺得新羅立國數百年,非旦夕可滅;且其國內新佔領土也頗為疲敝,內部不穩,便賣了武肅王一個順水人情,暫緩進攻新羅最後僅剩的國土。
不過,以奴家如今從後往前看,當初那王建也不是真心害怕武肅王的調停——當時家父為使的時候,曾經假稱武肅王乃是代表後唐明宗李嗣源的意思,唐明宗另有密旨要武肅王牽制王建滅新羅。當時恰逢後唐滅梁、收河北三鎮、平蜀地,楊行密也名義上歸順大唐,正是有混一天下的跡象,這才嚇住了王建。
可惜四年之後,李嗣源駕崩,末帝李從珂被契丹兒皇帝石敬瑭攻滅。高麗王建一看中原正朔王朝實力還不如契丹蠻夷,立刻改向契丹稱臣,同年就整頓大軍南下。新羅王見大勢不妙,為求保全性命,結果不戰而降。
如今想來,新羅正式亡國,距今恰好16年——也就是後唐為契丹兵滅亡的同年。新羅亡國後又四年,高麗王建遣使勒令原本一直對新羅稱臣的耽羅國王付由尊改向高麗稱臣。付由尊一開始不允,後來為王建武力威懾,不得不屈服稱臣、派太子末老入開京城朝貢。七年前,自堅王付由尊被鴆殺;高麗人派兵送還世子末老擁立為傀儡。”
這一串時間點太多,幾乎把錢惟昱給聽暈了。他整理了一下思路,才理出幾個重要的梗概:新羅亡國發生在16年前,耽羅改投高麗發生在新羅亡國後4年、也就是12年前。直到7年前,高麗人才殺了老耽羅王,然後放回一個被他們控制多年的傀儡世子,正式把自己的這個藩國給徹底控制了。
這兩個國家亡國才分別16年和7年,都還沒超過一代人的年齡,說不定民間還是頗有人心向故國的。自己如果將來直接入侵高麗,肯定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