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勝利,但是有時候為了中央朝廷、為了皇帝的威望,多死一兩萬人的代價也是值得的。
不過,讓歷史之神意外的是:到了這一刻,原本應該已經刻印完《五經文字》、《九經字樣》全稿、從此自覺生無所戀,準備做做一生之中唯一一次諍臣、諫臣的馮道,卻沒有按照歷史的軌跡,對柴榮說出“太宗自是太宗、陛下自是陛下”那句千古名言。
被柴榮懲處、送去當山陵使的人裡面,沒有馮道。馮道似乎覺得他雖然已經活了七十三歲、和孔聖人的壽數齊平了,但是依然生有可戀,貌似不準備為國為民做最後一把直臣,然後轟轟烈烈死去。做了一輩子縮頭烏龜不倒翁的馮道,仍然在那裡淡泊謙沖地做著他的不倒翁。究竟是什麼,讓已經無欲則剛的馮道找到了多活幾年的興趣,就無人可知了。
……
就在柴榮出兵親征之前三天,一支吳越國向後周進貢的貢使團隊到達了汴京,帶來了吳越國給新皇登基的賀儀,以及一些海外奇珍。汴京城內諸多文臣,也都收到了吳越人的冰炭孝敬,不在話下。
馮道身為百官之首,自然拿到的是一份非常獨到的禮物。而且是由吳越國正使、通儒院學士林克己親自登門贈送的。吳越人久聞馮老相爺不好酒色財氣,自然不敢拿阿堵物來丟人。林克己帶來的,不過是幾大口書箱而已。而馮道也好像早就知道會收到什麼禮物一樣,一拿到手就迫不及待地展開細看,居然也不和林克己虛與委蛇地客套。
“真是曠世奇書啊!倉頡造字之功,不過如此;蔡侯造紙之功,尚不及之。至於老夫刻印《五經》、《九經》的區區微末之功,與彭城郡王此番盛舉相比,實在是腐草熒光、與皓月爭輝了。”
第197章 馮道獻書
汴京皇宮,紫宸殿。或許,這是柴榮率軍親征劉崇、解圍潞州之前最後一次大朝會了。按照五代時候定例,若是沒有特別緊急的大事,大朝會是五日一朝的。而不出意外的話,兩天之後,就是柴榮大軍開拔之時了。
阻擋柴榮親征的幾個老不死,都已經被搬去給郭威修陵寢了。而且讓柴榮頗為覺得氣順的,就是十二朝元老馮道馮老相爺在自己登基的幾個月來,一直無比恭順。不過這也是理所應當的事情——這老貨不是出了名的順溜麼,自己想要御駕親征而已,他犯不著觸怒逆鱗。
除了朝臣意見都被統一了之外,今天還有一樁臨時的意外之喜需要柴榮去處理——前天晚上城門快關的時候,吳越國來的使團從黃河轉汴河入京。昨日禮部的官吏們好生接待安頓了一番,約明今日大朝會覲見天子。
如今已經是顯德元年五月了,按說距離柴榮登基已經有四個多月的反應時間,藩屬之國如今才來朝貢賀喜新皇登基著實有些晚了。不過吳越因為與後周之間隔著敵國南唐,自後梁開始就不得不浮海而來,再從山東登陸後沿著黃河西進。所費時日本就比其他諸國要慢一些,因此訊息往來路途損耗,五個月也說得過去。
而今年這一次的貢使,聽說全程都是走海路而來的,沒有在山東半島南部的登萊登陸,而是直接繞過了整個山東半島、從渤海入黃河河口的。雖然這幾年來吳越一方的航海實力已經經歷了一個爆發式的發展,可作為旱鴨子的後周,並不能夠充分理解這種改變,他們也絲毫沒有“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的覺悟。
對於萬邦來朝這種盛事,柴榮一直是本著實用主義的態度看待的,那些西北番邦蠻夷窮的要死,有時候也會靠著朝貢來騙吃騙喝一些,比如定難軍節度使啦、甘州回鶻啦之類的割據政權,往往就是這麼幹的。
當然了,柴榮也知道吳越入貢,歷來貢禮的輕重都是諸國之冠,和那些騙吃騙喝的殺才不能比。當初後漢年間,馬楚尚在,都不能和吳越君主的豪奢大方相比。何況如今馬楚已經變成了武平軍節度使,其他小弟就更沒得比了。如果吳越這次可以再進貢……20萬貫兩錢財的話,相信大軍征伐劉崇的後勤保障也會更加得力。
想到得意之處,平天冠後面,柴榮那張線條果敢、眉眼峻拔的面龐不禁露出一點笑容。只是笑容被十二道珠旒擋住了,遠遠侍立在下面的朝臣哪怕有一雙鷹眼,也是難測天威的。
數道響鞭過後,殿前侍立的宦官高唱了上朝的宣號,百官齊齊禮拜、揚塵舞蹈;烏壓壓地一片行禮之狀。
“諸位愛卿,今日可有大事要奏?朕即日將北上潞州,親征劉崇。不在朝中之時,民政財稅悉數由馮相、範相處斷。侍衛司留守京師軍馬,由張永德統轄。”
等柴榮說完,下面暫且息聲了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