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1部分

偽朝,改朝換代篡逆之輩無數。僅僅是鐘太師這般不肯徹底忠於陛下的,已經算是好的了,更有那亂臣賊子,夙興夜寐想的都是謀朝篡位的大逆之舉。”

“那便沒有辦法治理了麼?”

“辦法有是有,只是有些狠。奴婢若是以此自律,自然是毫無芥蒂的,只是想著以此法推行天下,奴婢實在恐怕百年之後遭世人唾罵。”

“阿父快快說來,不必顧忌。”

“唉,奴婢對陛下一片忠心,但凡是有利於陛下的,哪怕讓老奴背這罵名,又有何妨呢?老奴這便說了。”龔澄樞悲天憫人地閉起雙眼,眼淚更是說來就來,做足了忠君愛國的戲碼,緩緩續道:“要想讓文官和讀書人沒有私心,最好的辦法便是把他們都閹成內侍再用。比如奴婢這等內侍,沒有妻兒子嗣,要了錢又有什麼用呢?生不帶來死不帶去。要了名聲爵位,又有何人繼承呢?縱使是有謀朝篡位之逆心者,一旦被割了下面,斷子絕孫了,那也就沒了謀朝篡位的念想,因為篡了也沒有人可以傳位。奴婢讀書少,不會引經據典,這些話不過是以常理粗淺揣度,陛下可自行思量。”

劉鋹聽得愕然不已:把文官全部變成太監?這麼勁爆的想法,聽上去貌似好刺激的樣子。而且,似乎真的能讓那些貪戀權位名聲、錢財地位的人就此斷了念想,乖乖地一輩子做自己的奴才。

“阿父此言……是不是太過激烈了。那朝中文武何止數百,若是如此施為,他們不會反抗麼?”

“陛下,奴婢只是隨口一言。那些已經起了反逆之心的人,自然是不會乖乖就範的,咱們也該以別的辦法徐徐圖之。至於這以內侍為文臣的法子,奴婢以為不如就從今年的春闈開始:咱既往不咎,但是今科而起的,凡是中了進士想要為官的,便要先送到內府挨那一刀子。切乾淨了子孫根,再授予官職便是。”

第242章 太監狀元

隋唐是科舉制度的淵藪時期,科舉的完善程度,自然不能和宋明相比。五代承襲唐制,而且因為戰亂的關係,往往在文治方面比唐朝更加因陋就簡、實用主義。

比如唐朝時候,還規定,中央直接管理的科舉,只有貢舉一次考試。而有資格參加貢舉的人,必須是貢士。貢士的名額,一般是每個州府(相當於地級市)有資格舉薦少則兩三人、多則四五人的名額;至於貢士產生的方式,朝廷是不作強制性要求的,你可以是州府一級舉行考試,也可以是由州的長官推薦博學鴻儒參加。

這就好比是後世候選人框定了的考試,在某幫港燦眼中,還不夠敏豬。當然了,在隋唐時候,這種制度的存在,與隋唐的社會體系中門閥勢族還未徹底瓦解有莫大的關係——門閥勢族都允許你朝廷用科舉考試取士了,你朝廷還好意思不給咱門閥勢族在參考資格上一點優勢麼?而且,唐時科舉制度雖然沒有對州府選送貢士的手段進行明文規定,但是初唐和晚唐,實際操作上也大有不同,到了晚唐,貢士的產生環節,採取筆試方法的也越來越多。

後世一直到了宋朝,才對“舉人”的產生手段做了明確規定——舉人也必須是在州府透過筆試選拔,才能獲取的資格。而且宋朝的舉人比明朝要嚴格,宋朝的科舉制只有秀才是一經考取終生有效,舉人則只是當屆有效,也就是說你秋闈中了舉人之後,來年春闈沒有考中進士,那麼三年後你再次準備參加春闈之前,對不起,還要再考一遍秋闈。而不是和明朝那樣考過了一次秋闈,此後終生就只要考春闈就行了。

歷史上宋朝能夠定下舉人選拔考試的制度,其實和唐末五代的戰亂是有關係的。五代十國的紛亂廝殺,把門閥勢族的勢力幾乎連根拔起。到了北宋立國的時候,天下已經沒有了詩禮簪纓的世家,大家都是富不到三代的窮屌絲。這時候推行打擊了詩禮簪纓世家權益的新法,自然就沒有什麼阻力了。

話題扯的稍遠了一些,說了那麼多,不過是想說明:如今南漢的科舉考試,不過是沿襲了大唐舊制,而且因為這個時代的嶺南文教不昌,讀書人上得了檯面的很少,但凡稍微有點實力的,基本上在所在的州府都可以得到貢士資格的舉薦。

所以,在如今的南漢,是不存在諸如後世“秋闈”的考試的,只有一場春闈。而且相比於北方朝廷一般定在二月底或者三月初的春闈來說,嶺南因為天氣炎熱,春闈的時間也就更早,往往正月底或者二月初就開始了,比北朝提前了一個月。

……

一個行色匆匆的白衫秀士,騎著一匹大青驢從興王府西門進了城。只見他掏出手中一張被捏的皺巴巴的信函,又仔細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