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京東道的兵馬,往往在改朝換代的時候被抽調到汴洛主戰場作戰,因為一般都是得汴洛者得天下了,那邊一旦敲定,山東地區基本上是歸降的命。這樣的歷史傳統,造就了京東道軍事上容易攻取、但是攻取後收穫也不至於很豐厚的現狀。
最後,李重進選擇這條進攻路線還有一個最後的優勢,那就是沂州和兗州這兩個州原本在周太祖郭威在位的時候,是劃在當時就已經當了東南行營招討使位置的李重進治下的。李重進有資格排程這些地區的資源用於對抗當時還在南唐手中的淮南。後來柴榮當上皇帝之後才在周軍一步步南下的過程中削奪了李重進一些地盤。也就是說如今這幾個州從李重進的控制下分出去也不過五到七年,李重進在這些地區還是有一些影響力的,也頗有基層的故舊親信留在當地。一旦戰事爆發,這些人都有可能跟隨。
當然,或許有人會質疑:李重進的地盤已經略顯狹長、十八州土地呈現一個左右對調的“l”字形佈局。與趙宋接壤的就佔了七個州,如此漫長的邊境線,不是不適宜分兵固守麼?要是再往北突進,把這個“l”字的這一豎繼續加長,豈不是將來防守正面就更加拉長了麼?
其實這種看法也不盡然是對的——如果李重進北上奪取了山東半島;那麼首先,如今還和宋軍接壤的泗州、海州就會變成內地州,同時新增的邊境州為齊州、淄州,外加青州西北部的一小段,實際上李重進將來要面對的防禦正面並沒有擴大多少。另一方面,兩淮之地和華北平原其實是一個缺少山溪險固的所在,河南河北多是一馬平川的大平原;但是李重進打算攻取的山東半島,在沂州境內有沂蒙山區,在齊州、淄州有泰山及其各個支脈餘脈。只要不越過泰山山區去後世濟南以東的地方圈地,防守一方的壓力其實反而要輕得多。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李重進的兵馬在出兵的第一時間,就集中了六萬軍隊以不宣而戰的姿態猝然猛攻齊兗之地。而且對於齊兗地區也只是追求克復州城,一旦圍城不下之後,寧可繼續分兵北上直插淄州。以圖貫穿整個山東半島,把山東半島東部從趙宋的版圖上切下來。
這種作戰態勢實在是瘋狂得緊,因為大軍一線式深入,很容易出現後路被斷、軍糧輜重跟不上的危險。但是這種作戰方式又是李重進和錢惟昱商討之後的決策——因為只要李重進的先鋒打到淄州,面臨渤海,那麼如今擁有絕對制海權的吳越海軍就可以幫助李重進偷偷海路運糧運耗材,支援李重進的作戰。
六月十八,僅僅在李重進出兵後十幾天,第一座州城沂州首先陷落到了李重進的手上。李重進僅僅損失了兩千多人的新募軍攻城傷亡後,就在沂州城內一些故舊的策應下殺進城去,把死硬忠於趙宋的刺史團練防禦等人斬殺,降服其餘地方兵——柴榮趙匡胤掌握沂州六年,也不過是在高階官吏上撤換一些忠於他們的人,在基層地方軍官中,當初李重進做東南招討使的餘溫尚沒有褪去。
六月底,淄州也遭了同樣的毒手,改旗易幟落入李重進手中。倒是最西面前沿的齊州兗州還在抵抗。而這一個月之內,趙匡胤僅僅只能從其餘地方調集廂軍圍堵李重進,與之激戰,防止李重進的糜爛再往西、往北擴散——趙匡胤同樣需要保障汴洛這些心臟地帶的安全,不可能把汴京城內的精銳全部撒出去。要知道他登基做皇帝還不過半年而已,若是京師徹底空虛了,會再連鎖反應產生多少野心家,這將是一個可怕的問題。
不過對於李重進來說,如今的局面也已經夠了。雖然齊州兗州還在激戰中,但是他只是分出兩三萬偏師,就可以先取沂州、淄州以東,已經被割斷在山東半島上的那些無根浮萍了——青州、密州、萊州、登州。這四個組成山東半島的州府,如今已經和趙宋本土割裂了開來,成為了一塊飛地。而且這些地方在戰前處於敵後,根本就談不上有什麼像樣的兵馬。作為這些州府門戶的沂州、淄州就好像“勢如破竹”中所說的“竹節”,而這四個州就好比是竹節與竹節之間的空心地帶。易手,只是時間的問題了。
第367章 安和之變
當今中原,除了吳越國以外的其他幾大勢力都在一番挑撥促成下,找到了活兒幹。相信沒個兩年的消耗,這場亂戰是分不出什麼結果來了。原本在繼位之初就應該以雷霆手段連滅兩股強藩、懾服國內人心的趙匡胤,不得不在泥潭中多晃悠兩年。這樣,也給了吳越國進一步擴張地盤和鞏固後方的時間。
畢竟,錢惟昱繼承吳越國王的王位也還不到兩年。南唐的贛北等州落入吳越手中,也才一年。能夠有更多的時間在敵人自相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