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0部分

反“掃蕩”中,他靈活運用毛澤東的軍事原則,結合山東的實際情況,提出了“敵進我進”的方針,即“翻邊戰術”。這種戰術就是當敵人向我大舉進攻時,我除以小部隊和一些地方游擊隊去對付敵人外,大部隊必須同時插到敵人後方去,相機攻擊敵之薄弱後方,並破壞敵之交通要道,使敵人難以在根據地內持久作戰,從而粉碎敵人的“掃 蕩”。 羅榮桓率領山東軍民,粉碎敵偽的多次“掃蕩”,度過了1941年至1942年的最困難時期。1941年11月日本“中國派遣軍”總司令俊六親自指揮4個師團、3個獨立混成旅團和偽軍共計5萬餘人,向山東抗日根據地中心的沂水、臨汾、費縣、蒙陰之間縱橫六七十里的地區實行“鐵壁合圍”。5月,日軍兵分11路從四面八方包圍了第115師師部駐地留田,最近的只有二三公里,最遠的不過七八公里。這時師部僅有一營兵力,而機關人員卻有5000多人,形勢十分危急。在這嚴峻的時刻,羅榮桓鎮定沉著,神態自如,站在地圖面前,平靜而嚴肅地分析敵我態勢,然後提出“向西南”突圍的主張。隨後,親自率作戰科和部分偵察人員先行出發,觀察情況,選擇道路。大家沿著羅榮桓選擇的路線,利用在留田東南10餘公里的村莊附近東西不過一公里的間隙透過第一道封鎖線,接著又在一個兩公里半的間隙透過第二道封鎖線。6日拂曉,我軍未費一槍一彈,突破了敵人的重兵包圍,最後粉碎了敵人的“鐵壁合圍”。當時隨部隊行動的波蘭記者希伯稱頌這次突圍是“無聲的戰鬥”,稱羅榮桓的指揮是“神奇的指揮”。 1943年,羅榮桓任山東軍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八路軍第115師政委兼代師長,以後又兼任山東分局書記,在山東地區建立了以羅榮桓為首的堅強的抗日核心。在羅榮桓的具體指導下,山東各地以主力兵團、地方部隊的骨幹,結合民兵和黨政力量,組成“武工隊”、“游擊隊”,深入敵佔區,發動群眾,建立人民武裝,開展“邊沿區的鬥爭”,打擊敵人的“掃蕩”、“蠶食”活動。採取政治攻勢和軍事鬥爭相結合的形式,廣泛開展游擊戰。群眾性的“地雷戰”、“麻雀戰”、“車輪戰”、“蜂窩戰”,以及虛張聲勢,迷惑敵人的“神經戰”,沉重地打擊了敵人。魯南的鐵道游擊隊更是揚名中外。同年11月,日軍對我山東根據地沂蒙山、清河地區進行了一次輪番大“掃蕩”,山東軍區決定乘敵集中兵力“掃蕩”上述兩區域,其他地區採取守勢的時機,於魯南、濱海等地區對敵展開攻勢。魯南軍區根據山東軍區的命令,於11月15日首先殲滅駐費縣城西南的偽軍劉桂棠部1000餘人。隨後,濱海軍區部隊攻克贛榆縣城,有力地策應了沂蒙山區和清河地區的反“掃蕩”作戰。

第六部分羅榮桓 元帥(3)

1944年8月,魯中部隊在沂水繳獲日軍山炮

1944年7月至10月,山東軍區軍事工作會議在濱海地區日照縣碑廓鎮召開。羅榮桓主持會議並做了總結。會議總結了山東根據地七年抗日戰爭的經驗。他在講話中肯定了山東抗戰中獨立自主堅持敵後游擊戰爭,建立敵後抗日根據地的成績。他指出,我軍由弱到強,從小到大發展到野戰軍、地方軍共10萬多人,游擊隊(武工隊)、民兵30萬人,取得了重大的發展。 為了迎接大反攻的到來,根據敵強我弱的基本態勢,羅榮桓提出,我們在軍事上要堅持以分散的游擊戰為基本的指導方針,但也不放棄有利條件下的運動戰,利用鞏固的根據地、迴旋地區的廣大等有利條件,相機奪取某些已經陷入孤立和深入我各個地區之間的敵偽較大的據點,從而進一步縮小敵佔區,擴大根據地,發展壯大我們的力量。同 保�奕倩富故�腫?意加強部隊的訓練,全面提高部隊的素質。部隊訓練的重點是射擊、刺殺、投彈、爆破。 1944年11月中旬,在山東軍區的統一部署下,我軍發起以奪取莒縣為重點的冬季攻勢,殲滅日軍一部,擴大根據地面積700平方公里,使濱海、魯中兩區連成一片。在攻擊莒縣的同時,魯中軍區部隊肅清了臨沂和費縣城外圍據點,魯南軍區部隊逼近臨城、滕縣、泗水、邳縣等縣城附近;膠東軍區部隊攻佔棲霞;渤海軍區部隊則粉碎了日偽軍500餘人的“掃蕩”。 經過一年來的攻勢作戰,山東軍區部隊共殲滅日軍4800人,偽軍5。4萬人,解放人口930萬,根據地面積比1943年擴大了1。5倍。1945年5月初,敵軍集中3萬餘人兵力,以魯中、濱海為重點,開始全區性的大“掃蕩”,山東軍區部隊隨即轉入反“掃蕩”作戰。經過20多天的戰鬥,共殲日偽軍5000餘人,勝利地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