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業的賴歇瑙合作得相當默契。因此,第10集團軍(攻佔華沙後改稱第6集團軍)在對波蘭、比利時和法國的戰爭中起了重要作用。攻克法國後,保盧斯晉升為中將。 1940年9月,保盧斯出任德軍副總參謀長,負責所有德國陸軍的組織和訓練。他曾到北非會見隆美爾,亦曾與匈牙利領導人商討入侵南斯拉夫等問題。但是,保盧斯的主要任務是指導制定入侵蘇聯的戰略計劃。保盧斯認為,為了打敗蘇聯,德國決不能允許蘇聯軍事力量撤到內地,要選擇戰略要地對蘇軍進行分割包圍,奪取莫斯科尤為重要。保盧斯還強調必須絕對保證後勤補給和預備隊的支援。 1941年12月3日,被任命為德國南方集團軍群總司令的賴歇瑙元帥迅即向希特勒推薦保盧斯接替其第6集團軍司令之職。長期渴望得到野戰指揮職務的保盧斯對此項新的任命甚感榮幸。1942年元旦,保盧斯晉升為裝甲兵上將,4天后接任新職。 保盧斯儘管具有出色的參謀才能,但他實際上並不適合擔任高階指揮職務。因為在此之前,他擔任的部隊最高指揮職務只是摩托化營營長。他過分拘泥於細節,缺乏果斷堅決的氣魄。最重要的是,他堅持認為希特勒是無與倫比的軍事天才。保盧斯或許可以根據賴歇瑙的命令而違背元首的旨意,但他決不會自作主張地如此行事。 不過,保盧斯擔任第6集團軍司令後與蘇軍的第一次大較量卻獲得成功,1942年5月,保盧斯在哈爾科夫一帶包圍20萬蘇軍。 到5月28日,據稱俘虜蘇軍24萬人,擊毀和繳獲坦克2026輛、大炮1249門,保盧斯因此而獲得騎士十字勳章。 1942年7月,希特勒將南方集團軍群劃分為A、B兩個集團軍群。他命令利斯特率A集團軍群往南突向高加索,魏克斯率包括保盧斯第6集團軍在內的B集團軍群朝斯大林格勒突進。但是,希特勒將補給的優先權給了向高加索進軍的A集團軍群。 保盧斯於1942年8月率第6集團軍(轄第4軍、第8軍、第11軍、第51軍和第14裝甲軍)25萬人馬在德國第8航空軍和第4裝甲集團軍一部的協同下向斯大林格勒進軍。由於缺乏足夠的燃料,速度比較緩慢。8月11日,第6集團軍與蘇聯第1坦克軍和第62軍交戰。經過激戰,殲滅和俘虜蘇軍5萬人。8月18日,保盧斯前進到距斯大林格勒只有35公里的地方。但此時該部的燃料又出現危機,直到8月21日,保盧斯才率部進到斯大林格勒城下。此時,蘇軍已在斯大林格勒投入強大的兵力,而且不斷得到兵力和補給方面的加強。形勢表明,德蘇兩軍在斯大林格勒將有一場惡戰。 8月23日,保盧斯的第6集團軍攻抵斯大林格勒以北的伏爾加河,給斯大林格勒造成嚴重的威脅。26日,第6集團軍突破斯大林格勒西北防線,當晚突向伏爾加河西岸。但第6集團軍也遭到了蘇聯守城部隊的頑強抵抗。9月13日至15日,保盧斯命令再度向市區發動猛攻,一支先頭部隊衝進城區西北部的工業區。22日,第6集團軍經過反覆爭奪,終於抵達中心碼頭區的伏爾加河西岸。蘇軍與德軍展開激烈的巷戰。
第一部分保盧斯 元帥(3)
德軍在斯大林格勒戰役中的前沿陣地
10月中旬,斯大林格勒戰役達到空前激烈的程度。第6集團軍不斷地向市區發動進攻,每次都遭到蘇聯軍民的堅決反擊。這時整個戰役開始發生微妙的變化,斯大林格勒氣溫下降,初雪降臨,嚴冬將至,這使德軍的處境特別是冬天的供給開始出現困難。為了迅速結束戰役,11月11日,保盧斯集結重兵發動最後一次嚴厲攻勢。蘇軍在被分割的困難條件下繼續堅持戰鬥。這時,德軍雖已佔領斯大林格勒大部分市區,但在蘇軍不斷打擊下,已經精疲力竭,只得逐步轉入防禦。保盧斯的第6集團軍屯兵堅城之下欲進不能,欲退不得,陷於困境。 正在此時,蘇聯最高統帥部根據斯大林的指示,在認真分析戰役程序的基礎上,由朱可夫和華西列夫斯基主持制定出詳盡周密的反攻計劃。隨即,蘇軍迅速調遣100萬兵力在頓河中游和斯大林格勒四周集結待命。11月19日,蘇軍按照最高統帥部的作戰計劃開始反攻。各路蘇軍相互配合,頻頻得手。22日,蘇軍對頓河和伏爾加河之間的保盧斯部實施鉗形包圍。保盧斯在司令部召開緊急會議以研究對策。會議決定第6集團軍堅持固守並呈請希特勒迅速加強空中補給。然而日益嚴重的局勢迫使保盧斯及其將軍們考慮突圍。於是,保盧斯電呈希特勒,陳述突圍理由,希望希特勒批准。但希特勒仍舊命令固守。保盧斯不敢違抗希特勒的旨意,只好再次徵求下屬的意見。大多數將軍堅持認為突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