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作戰司令部組織實施對聖納澤爾的規模最大而極富戲劇性的襲擊,設法用滿載高爆炸彈的英軍驅逐艦坎貝爾敦號堵在乾塢的出入口爆炸,摧毀了德軍在大西洋沿岸惟一可以停泊戰列艦蒂爾皮茲號的大型乾塢。此後,德軍的蒂爾皮茲號戰列艦再也未能駛入大西洋。 1942年4月,羅斯福總統特使霍普金斯和美國陸軍參謀長馬歇爾抵達倫敦,同英國政府和英國參謀長委員會商討盟軍的作戰計劃。在此期間,馬歇爾要求參觀英國聯合作戰司令部。此後,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決定派出各軍種人員參加蒙巴頓的司令部。因此,聯合作戰司令部成為世界大戰史上第一個由盟軍各軍種聯合組成的司令部,成為後來各種類似司令部的先導。美軍還派遣部隊參加聯合司令部組織的兩棲作戰訓練。 1942年8月19日,根據蒙巴頓及其聯合作戰司令部制定的計劃,英軍對法國西北部的迪埃普港實施試探性襲擊,旨在為後來的大規模登陸作戰提供經驗。參戰人數為5000人,損失多達3300餘人。迪埃普作戰為諾曼底登陸提供了寶貴的經驗教訓,最主要的是:必須有絕對優勢的火力支援,而火力支援可能導致港口設施的破壞,故必須建造“桑樹”人工港。“桑樹”人工港在諾曼底登陸作戰中有著重要的作用,而建造“桑樹”人工港正是蒙巴頓所極力主張的。1944年6月,在諾曼底登陸成功之後,丘吉爾、馬歇爾等6名高階軍政領導人聯名致電蒙巴頓稱,“我們知道登陸作戰的妙計和這次冒險的成功都與你和你所領導的聯合作戰司令部參謀人員的努力分不開”。
第七部分蒙巴頓 海軍元帥(3)
蒙巴頓與史迪威視察戰地部隊
美英在魁北克舉行“四分儀”會議,決定組建東南亞盟軍司令部,由蒙巴頓任最高司令,統一指揮盟軍的作戰行動,英軍的印度司令部則負責盟軍的訓練和補給工作。10月,蒙巴頓前往印度德里就任新職。盟軍最高副司令為美國的史迪威,下轄陸、海、空3個軍種司令。蒙巴頓規定,組織單一軍種的行動,陸、海、空軍的作戰計劃處長直接向各自的軍種司令報告即可;組織諸軍種的聯合行動,則必須共同以計劃委員會的名義向他本人報告。蒙巴頓對東南亞盟軍的作戰指導主要有:當日軍在叢林地帶實施慣用的翼側包圍戰術時,盟軍應堅守陣地而不能向補給線方向撤退,補給問題透過空投解決;鑑於熱帶病給戰鬥實力帶來的巨大損失,成立熱帶病專家醫療諮詢小組以求解決;乘日軍認為雨季雙方都會停火而無準備之機,實施雨季突擊而擴大戰果。蒙巴頓注重宣傳鼓動工作對全軍士氣的影響。他對各個軍種和不同國籍的官兵們說:“我聽說你們稱這裡是被人遺忘的戰線,你們是被人遺忘的軍隊。事實上沒有人聽說過你們。”“但是,人們會聽到你們的,我們要讓他們聽到你們……”為此,他在錫蘭設立“東南亞盟軍司令部廣播電臺”,讓英國報界轉載該臺新聞;創辦《東南亞盟軍司令部》報紙和《鳳凰》畫報;為部隊放映電影、演出節目。實踐證明這些都是行之有效的。 在緬甸作戰指導方面,蒙巴頓與史迪威存在分歧。史迪威主張打通滇緬交通線,收復北緬;蒙巴頓則主張將主力部署在孟加拉灣沿岸的若開地區作戰。後來日軍對若開地區和英帕爾地區發動的攻勢解決了雙方的爭執,蒙巴頓接受了史迪威的主張。 1944年3月,日本第15軍司令官牟田廉也率3個師團進攻印度英帕爾地區,企圖攻佔該地,震撼印度。因眼傷而住院的蒙巴頓摘掉雙眼繃帶,飛往卡拉米的緬甸陸空軍司令部指揮,下令將第5印度師和第7印度師從若開空運至前線,使戰局轉危為安。經過英美中軍隊的共同努力,英帕爾戰役至7月勝利結束,日軍損失7萬餘人。在緬甸北部,史迪威指揮的中美軍隊於8月攻克軍事重鎮密支那,啟用該地的機場。 至1944年底,蒙巴頓所轄的東南亞盟軍多達近百萬。蒙巴頓不失時機地制定盟軍反攻計劃。盟軍既從北緬向南推進,亦從西部向中部進攻。蒙巴頓和斯利姆率部強攻曼德勒,突襲敏鐵拉。1945年3月,盟軍攻佔曼德勒及其附近的8個機場,改善了空中補給狀況。5月,盟軍收復緬甸首都仰光。此後,蒙巴頓立即準備發起“拉鍊”戰役以收復馬來亞,但因美軍對日本投擲原子彈而未能如願。1945年9月,蒙巴頓在新加坡接受東南亞日軍的投降。 1946年6月,蒙巴頓回到英國,獲得高階爵士勳章。次年,被英國國王封為“緬甸的蒙巴頓伯爵”。1947年1月至1948年6月出任印度總督。任內提出關於印度獨立的“蒙巴頓方案”並於1947年7月獲得英國議會批准。蒙巴頓方案導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