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3部分

參謀長組成),在太平洋地區設美英荷澳聯合司令部,組建中國戰區並設中緬印戰區美軍司令部,重申盟國戰略為“歐洲第一”。1942年2月,作為美軍最高指揮機構的參謀長聯席會議(由陸軍參謀長、海軍作戰部長、陸軍航空隊司令和總統參謀長組成)成立。鑑於總統參謀長威廉•李海只是會議召集人和陸軍在現代合成軍隊中的地位,馬歇爾實際上扮演著主席或總參謀長的角色。在美英聯合參謀長會議中,馬歇爾亦以其良好的軍事素質和嚴謹的工作作風而贏得英國同行的欽佩。

第六部分馬歇爾 五星上將(4)

馬歇爾與艾森豪威爾交談

計劃和推動歐洲第二戰場的開闢,是馬歇爾擔負的重要工作。1942年初,馬歇爾在向羅斯福提交的關於歐洲大陸進攻計劃(代號先後為“圍殲”、“波利羅”和“霸王”)的備忘錄中指出:從作戰準備時間、獲得空中優勢、利用英國的大部分空軍與地面部隊和美英蘇三國協調一致地對德作戰諸方面來看,西歐是美英發動第一次主要攻勢的最好戰場;現在必須定下進攻西歐的決心,要為此而計劃各種軍需物資、特種建設、部隊的訓練與調動,妨礙集中兵力兵器的決策必須停止;建議集中擁有5800架飛機、48個師(美國30個,英國18個)和其他必要裝備的聯合部隊,進攻行動預計於1943年4月1日實施,要特別重視部隊的訓練;此項計劃具有兩大優點(如果俄國戰場崩潰,盟軍即可發動犧牲性進攻,如果德軍幾乎全部被俄國牽制或德國軍事實力變弱,美英盟軍即可及時向歐洲大陸推進);在西歐發動進攻,會給俄國戰場以最大的支援。“馬歇爾將軍的計劃”得到羅斯福批准。4月8日,馬歇爾和霍普金斯抵達倫敦,與英方協商。丘吉爾等人表面贊同該項計劃,實際上則頑固地支援所謂間接路線戰略,主張登陸北非(代號先後為“體育家”、“超級體育家”和“火炬”),而這樣就勢必影響甚至破壞為進攻西歐而進行的兵力兵器集中,在各次盟國首腦會議或軍事會議上,馬歇爾均極力主張實施西歐登陸作戰、開闢歐洲第二戰場。但是,由於英國的反對、羅 ?福的妥協以及軍事形勢的變化,馬歇爾同意實施北非戰役,主張透過進攻西西里島而迫使義大利退出戰爭。直到1944年6月,盟軍才開闢歐洲第二戰場。 1942年3月,馬歇爾和陸軍部長史汀生將美國陸軍改組為陸軍地面部隊(司令萊斯利•麥克奈爾)、陸軍航空部隊(習稱陸軍航空隊,司令亨利•阿諾德)和陸軍後勤部隊(司令布里恩•薩默維爾)。1942年6月,馬歇爾先後參加華盛頓會議和倫敦會議。會議決定實施“火炬”作戰計劃,推遲“圍殲”計劃。 1943年,馬歇爾參加了3次主要會議。卡薩布蘭卡會議(1月)決定,實施攻佔西西里的“赫斯基”計劃(7月),加速“圍殲”計劃的準備工作,擴大對德國的戰略轟炸範圍。華盛頓會議(5月)決定,在1944年4月以前,繼續擴大對德國的戰略轟炸,在英國集結29個師,徹底打敗義大利;增加對中國的空運物資,打通滇緬公路;把日軍驅逐出阿留申、馬紹爾、加羅林、所羅門、俾斯麥等群島和新幾內亞。魁北克會議(8月)決定,9月進攻義大利並迫其投降,使之成為盟軍從法國南北協同進攻的跳板,奪取吉爾伯特群島和馬紹爾群島,向新幾內亞進軍並孤立拉包爾,組建東南亞盟軍司令部以收復緬甸、打通滇緬公路。開羅會議和德黑蘭會議(11月)決定,實施“霸王”和“鐵砧”計劃為盟軍首要任務,西南太平洋盟軍應於次年10月抵達菲律賓,中太平洋盟軍必須攻佔馬紹爾群島和馬里亞納群島,推遲緬甸戰役。 根據有關規定,馬歇爾的任職期限到1943年9月1日便告結束。但是,1943年8月,羅斯福從魁北克返回美國後,卻宣佈無限期地延長馬歇爾的陸軍參謀長任期。

第六部分馬歇爾 五星上將(5)

馬歇爾與戴高樂會晤

1944年9月,馬歇爾再次參加魁北克會議。會議批准進攻德國和在馬里亞納群島建立基地的計劃,研究了將歐洲部隊調往太平洋的問題。 1945年,馬歇爾參加的主要會議有:馬耳他會議(2月),透過艾森豪威爾提出的戰勝德國的計劃;雅爾塔會議(2月),批准艾森豪威爾的作戰計劃,要求太平洋盟軍攻戰硫磺島與沖繩島;波茨坦會議(7月),決定英國增加對日作戰兵力,要求蘇聯發動對日作戰,美國則向日本投擲原子彈。 在以馬歇爾為首的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的組織指揮下,美軍得以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