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3部分

分拘泥於前次長沙會戰的模式,第九戰區部隊一開始就陷入被動,繼而節節敗退,致使日軍達到了佔領長沙、衡陽並打通湘南段粵漢鐵路的目的。 薛嶽在湖南省主席任內,曾提出“安、便、足”施政方針,據此而實施所謂“六政”建設(生民之政、養民之政、教民之政、衛民之政、管民之政、用民之政)。 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後,薛嶽出任南潯線受降司令官,於9月14日在南昌舉行受降儀式。 1946年全國內戰爆發之際,薛嶽被委任為徐州綏靖公署主任,受命指揮國民黨軍與陳毅、粟裕率領的第三野戰軍作戰,在宿北、魯南連遭敗績。1947年3月,被免除主任職務,先後任國民政府參軍長和總統府參軍長。1949年1月再獲重用,出任廣東省政府主席。年底,國民黨五個軍的殘部退往海南島,薛嶽改任海南島防衛總司令。人民解放軍發起海南島戰役後,薛嶽下達總撤退命令,於1950年4月22日飛赴臺灣,其部隊被殲3萬餘人,餘部由海上退往臺灣。薛嶽在臺灣歷任“總統府”戰略顧問、“光復大陸設計研究委員會”主任委員以及國民黨中央評議委員、中央評議委員會主席團主席等職務。 1998年5月3日,薛嶽逝世,享年102歲。 (肖湘忠)

第十部分亞歷山大 元帥(1)

哈羅德•亞歷山大(Harold Alexander,1891—1969),英國元帥。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歷任師長、軍長、中東戰區總司令、北非戰區盟軍最高副司令兼第18集團軍群司令、地中海戰區盟軍最高副司令兼第15集團軍群司令和地中海戰區盟軍最高司令。因指揮突尼西亞戰役獲勝而被封為“突尼西亞的亞歷山大勳爵”。 亞歷山大於1891年12月10日降生在愛爾蘭的貴族家庭。早在哈羅公學時期就喜歡競技運動和繪畫藝術,期望成為皇家藝術學會主席。1911年,從桑赫斯特皇家軍事學院畢業,入愛爾蘭近衛軍任少尉。大戰期間歷任排長、連長、營長和臨時旅長,兩次負傷,由中尉逐步晉升為中校。1918年至1919年在英國駐波蘭軍事代表團任職。1919年奉命指揮蘭德斯威旅參加對蘇俄的武裝干涉,次年回國任營長。此後曾赴君士坦丁堡和直布羅陀服役。 1926年,亞歷山大進入坎伯利參謀學院深造,次年畢業後赴陸軍部和北方軍區任職。1930年從帝國國防學院畢業後,與瑪格麗特•賓厄姆結婚。1934年出任印度軍旅長,曾參加鎮壓印度民族解放運動。 1939年,亞歷山大升任第1步兵師少將師長,率部在英國遠征軍編成內開赴法國參加第二次世界大戰。在1940年5月開始的敦刻爾克大撤退中升任第1軍軍長,組織英軍安全撤回英國,以沉著冷靜著稱,受到丘吉爾的讚揚。1940年12月,出任英國南方軍區司令,晉升為中將。 1942年3月,緬甸形勢告急,亞歷山大奉丘吉爾之命指揮緬甸軍對日軍的作戰行動。由於盟軍缺乏協調和空中支援,最後只得率餘部撤到印度。7月,亞歷山大出任英國第1集團軍司令,準備參加進攻法屬北非的“火炬”行動,但旋即被賦予更為重要的職責。 1942年8月15日,亞歷山大在埃及開羅接替奧金萊克出任英軍中東戰區總司令,晉升為上將。與此同時,蒙哥馬利接任第8集團軍司令,成為亞歷山大的部屬。亞歷山大和蒙哥馬利一面採納奧金萊克的既定作戰計劃,即儘可能堅守海灘至魯瓦伊薩特嶺之間的地區,而由阿拉姆哈勒法嶺的堅固既設陣地出發從翼側威脅魯瓦伊薩特嶺南面的進攻之敵;一面反對丘吉爾的立即發動進攻的主張,堅持要等到作戰準備和訓練工作就緒後再發動進攻。亞歷山大還應蒙哥馬利之請組建第10軍作為第8集團軍的機動後備軍。8月30日,隆美爾部發起進攻,阿拉姆哈勒法戰役開始。亞歷山大指揮陸軍和空軍協同作戰,迫使損失慘重的敵軍後撤,從而於9月7日結束這次防禦作戰。 在進攻作戰準備就緒之後,亞歷山大下令實施阿拉曼戰役(代號捷足)。參戰部隊有英國第8集團軍、皇家空軍以及希臘和戰鬥法國的部隊。10月23日夜晚,阿拉曼防線的英軍以炮火摧毀敵炮群並壓制敵前沿陣地,而後以第30軍(擔任主攻)和第13軍從北南兩線衝入敵防禦陣地,待第30軍在敵防線與佈雷地帶開啟兩條通道後,第10軍的2個裝甲師迅速開入北南通道,卻遭到敵炮火攻擊,隨之而來的是英軍和敵軍的沙漠坦克混戰。由於擁有制空權以及兵力兵器的絕對優勢和高昂計程車氣,戰役於11月7日以英軍的勝利告終。德意軍傷亡2萬,被俘3萬。

第十部分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