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年5月,瓦杜丁被任命為蘇軍副總參謀長,作為最高統帥部代表駐布良斯克方面軍做了大量工作。7月初,德軍渡過頓河,突入沃羅涅日,形勢危急。瓦杜丁奉命出任沃羅涅日方面軍司令。面對日益嚴峻的局勢,瓦杜丁嚴格地執行最高統帥部第227號命令,嚴明軍紀,整肅軍容,嚴厲制裁破壞軍紀者。他還撤換了一批不稱職的指揮員,大膽啟用那些作戰勇敢的指揮員,致使沃羅涅日方面軍士氣大振,屢屢挫敗德軍的瘋狂進攻。他在戰鬥中運用積極主動的策略,並從整個戰爭全域性觀念出發,配合其他戰線軍隊的行動,牽制德軍的兵力,阻擾德軍向斯大林格勒和伏爾加河的進軍步伐。瓦杜丁高超的用兵能力和縱覽全域性的戰略觀念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不僅制止了德軍對沃羅涅日城的進攻,而且打亂了德軍對斯大林格勒的進攻部署,受到了最高統帥部的高度評價。 然而強大的德國軍隊逼近了斯大林格勒,艱苦卓絕的斯大林格勒保衛戰開始了。10月22日,瓦杜丁調任西南方面軍司令,指揮該方面軍參加斯大林格勒保衛戰。他直接參加了整個斯大林格勒進攻戰役計劃的制定工作。按照這一計劃,斯大林格勒方面軍在正面實行連續突擊,西南方面軍和頓河方面軍則從側翼發動強大突擊。瓦杜丁為這一宏大作戰計劃的制定和實施付出了全部的理論知識和作戰經驗。1942年11月19日,瓦杜丁率西南方面軍與頓河方面軍一道發動強大的側翼突擊,實現了這一集團作戰計劃,從而使斯大林格勒戰役轉入反攻。瓦杜丁率部分兩路從謝拉菲莫維奇和克列茨卡亞向羅馬尼亞第3集團軍發動突擊,殲敵後又巧妙地佔領了頓河橋,奪回卡拉奇市,23日與斯大林格勒方面軍會師,切斷了敵軍的退路,形成了對保盧斯的德國第6集團軍的包圍。緊接著,瓦杜丁率部於12月16日協同沃羅涅日方面軍左翼,在上馬蒙地區到頓河中游一帶對前來解救保盧斯部隊的曼斯坦因頓河集團軍群進行強大的攻擊。他率部前出到德軍托爾莫辛集團軍後方,配合友鄰方面軍的正面攻擊發動側翼強攻,一舉擊退了曼斯坦因部隊。此役成為結合正面突擊,組織實施強大側翼突擊的典範,被稱為“小土星”戰役。它使得保盧斯的33萬被圍部隊陷入絕望,於1943年2月2日全部投降。瓦杜丁率領西南方面軍成功地解決了進攻戰役中如何使用快速兵團發展勝利,以及結合正面進攻組織實施側翼突擊等問題,為斯大林格勒戰役的最後勝利立下了汗馬功勞。瓦杜丁因此而獲得一級蘇沃洛夫勳章,1943年2月12日升為大將,這時他年僅42歲。瓦杜丁深受漢尼拔的戰略思想、蘇沃洛夫的指揮天才、伏龍芝的英勇果斷的影響,憑藉聰穎的智慧和頑強的毅力,掌握了一整套戰略學、戰役法、戰術學、工程學等知識,具備了深厚的軍事理論素養,並在戰爭中獲得豐富的指揮經驗,從而使自己成為蘇軍中最年輕最有才幹的高階將領之一。
第九部分瓦杜丁 大將(2)
1943年7月,蘇聯坦克在庫爾斯克地區與德軍交戰
斯大林格勒戰役後,德軍為奪回戰略主動權,在庫爾斯克一帶發動了大規模的夏季攻勢 ,企圖利用佔據庫爾斯克突出部的有利態勢,殲滅蘇軍中央方面軍和沃羅涅日方面軍。1943年3月,瓦杜丁再次擔任沃羅涅日方面軍司令,奉命防守庫爾斯克突出部的南翼,消耗敵人的戰鬥力,再協同草原方面軍和西南方面軍右翼進行反攻。瓦杜丁深知要進行有準備的防禦,消耗敵軍的鬥志,就必須瞭解敵軍的作戰企圖和計劃,充分了解德軍的部署情況,才能使自己居於主動地位,立於不敗之地。瓦杜丁利用一切可能利用的情況來分析瞭解自己的對手。因此,當7月4日下午德軍炮轟蘇軍前線部隊警戒線,並向北推進時,他準確地判斷出這是德軍有限的攻擊,是為真正的總攻佔據有利地形做準備的。他果斷地命令警戒部隊後撤,並從俘虜口中探明敵軍將於5日凌晨3時發動總攻。這使他再一次獲得了先機制敵的機會,斷然決定搶在德軍總攻之前先行攻擊。5日凌晨2時20分,正當德軍行將發起總攻的時候,密集的蘇軍炮火暴雨般從天而降,瓦杜丁指揮航空兵和炮兵對德軍曼斯坦因部隊進行了突然襲擊。德軍損失慘重,但仍仗著兵多器精,拼命向前推進。瓦杜丁率部頑強地抵擋著德軍強大的攻勢,迫使德軍每天只能前進兩三公里,且每前進一步就必須付出高昂的代價。德軍原打算發動總攻後的第四天便可佔領庫爾斯克,豈知到了7月8日傍晚才抵達奧博揚城下。7月10日,蘇聯最高統帥部為了加強庫爾斯克蘇軍的戰鬥實力,決定增派大本營預備隊的第5近衛集團軍、第5近衛坦克集團軍和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