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次,劉淵沒有按時起床。劉母也沒怪他,只道昨夜之事難以令人接受,卻不知自己這孩兒有著成熟的靈魂,整整一夜都在YY中度過。
吃了飯,劉淵取了牆上硬弓,扛起門外依著牆壁的大鐵叉,腳下生風,直奔樹林而去。因為劉淵天生神力(鄉親們是如此理解的),老村長便建議他學些搏擊射術,上山打獵,為村裡添些伙食。劉淵自己也有如此想法,自然一拍即合,前些日子起,就已經開始狩獵野物了。
因為修煉兵家之術,俱都是上陣殺敵的功夫,劉淵總覺得內心有一股鬱郁的殺機不得釋放,幸好有太極拳調理,如今有能上山打獵,這才得以發洩出來。那傳承上也有特別囑咐,修習兵家奇書,沒有大成之前,必然會生出戾氣,干擾心智,必須時常見得鮮血,磨礪意志,才能掌控住,否則必有走火之虞。
劉淵如今修煉時間不長,殺伐之氣還不濃重,等到修為日深,必定要在戰場上走一遭,發洩出去方可無虞。所以不論心中所想,還是身體必須,日後征戰沙場在所難免。
至於那頭老黃牛,因前些時日居然頂死一頭大蟲,村人俱驚歎,又因為並非農忙時節,所以不必非得有人照看,所以老黃牛獨自悠然在野地裡吃些青草樹皮,此時見劉淵披掛出來,竟是長哞一聲,撒開四蹄就奔了過來,甩著尾巴,跟著劉淵就進了林子。
老黃牛如何能頂死大蟲?原來劉淵為研究自身變化與兵主精血的關係,居然更生生咬破手指,餵了老黃牛幾滴鮮血,幾天後,瘦骨嶙峋的老黃牛居然漸漸有了肉,胸腹間再也不見排骨,而且又生長起來,兩個月後的現在,老黃牛業已身高十尺,長丈餘,頭頂牛角崢嶸,幽幽的散發著寒光,端的神駿非凡。
大黃的變化也變向的應證了兵主精血的神效,劉淵這才相信,壯體功進境之快並非自己天縱英才,而是外力作用罷了,心下也有些慼慼然。
大黃這些天來,只要劉淵出村,便緊緊跟隨,更甚者,這老黃牛居然還要吃些血食!難怪其如此生猛,居然頂死一頭千斤重的大蟲。
大黃毛皮光滑,力量巨大,皮肉又漸漸有了刀槍不入的特性,速度又極快,比之那些千里馬還要更甚一籌,現如今,劉淵對大黃是愈發的喜愛,已然將其當成了日後征戰天下的坐騎。可以想象,日後劉淵身披金甲,手執長兵,騎坐在大黃身上在敵軍陣中橫衝直撞,那模樣,那感覺,簡直。。。剛剛的!
第三章 鉅商甄逸 土匪典韋
第三章第三章
晃晃悠悠的,已經是公元178年,大漢靈帝光和1年。
整個山村在這三年裡變化巨大,首先就是耕地的畜生,原本只有大黃這一頭耕牛,現如今卻有數十頭身強體壯的麋鹿代替。這些麋鹿乃是劉淵這三年來在林中所捕捉的獵物,經過劉淵的馴服,已經和家畜無異,能幫人耕地種田,推磨拉車。至於潁川怎麼會有麋鹿,這便不是劉淵所能瞭解的了——他只是考古學家,而非動物學家。
其次,劉淵效仿袁隆平,耗時兩年,硬是雜交出比較優質的麥種,雖然比水稻之父差之遠矣,卻也遠遠高出這個時代的作物產量水平,畝產能達到近二十石。(也就是現在的五百斤左右)
其三,造水車,開水渠,將村外的小河攔腰截斷,從村前引過,以作護城河,又在村外野地開挖水庫蓄水,以備不時之需。
其四便是房屋建築。劉淵打獵時在不遠處的深山裡發現了一處露天煤礦之後便起了心思,教村裡的小子們築窯燒磚,把整個村子都推翻重建,現在每家每戶都住上了紅磚瓦房,直樂得村正王老爺子嘴角鬍子直翹,整天笑呵呵的合不攏嘴。
劉淵又以土法燒製水泥,築起三丈高、一丈寬的圍牆,將村口給堵了起來,只留下一道進出的大門,對鄉親們的解釋是防止野物進村襲擊人畜,其實是劉淵心中不安於幾年後的黃巾起義,生怕亂民衝進村子,給自己造成不必要的遺憾——要知道,潁川可是黃巾起義爆發最猛烈的地區之一。
其五,有了煤礦,自然能改進鑄鐵之法了。村裡本就有一處小型鐵礦,以作打造農具、廚具之用,劉淵會同村裡老鐵匠李老漢,以土法煉鋼,經過多次失敗之後,終於造出了百鍊精鋼,如今整個村子的農具、廚具俱都是精鋼所造。李老漢時常感嘆,此事要是被外界知曉了,定然大呼暴殄天物——如今世上,百鍊精鋼少之又少,每年僅僅那麼點產量也都被士族瓜分,軍隊都只能用普通鐵器。
劉淵又找來幾個對鍊鋼打鐵有興趣的小子,從藝與李老漢,學習打造各種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