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時。幷州,高順自領兩萬大軍,出上黨壺關,悄然南下,來到了箕關下!
箕關,是河內與河東之間的唯一的通道。
箕關城高牆厚,左右兩邊又是險峰高崖,其中只要坐鎮一萬人馬,便是十萬大軍連續進攻一月,也不見得能拿下。
箕關為公孫瓚所佔領,由其義弟樂何當率軍兩萬鎮守此處。
高順將大軍隱藏在箕關外隱蔽之處,便自帶了親衛,於關下檢視。
箕關一邊是懸崖,一邊是峭壁,高有八丈,長不過十丈,高順看得直皺眉。
“果真險隘!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呀!”
檢視了箕關,高順也不停留,迅速返回營地,坐在帳內,凝眉思索。
“箕關長才十丈,一次性鎮守人數只需百人即可,所謂的車輪戰根本不起作用,進攻面太窄呀!”高順思慮道:“城牆俱都以大青石壘築,又高又厚,攻城器械恐怕也難以起到作用!”
雖然幽州的攻城器械十分精良,但對於這種關隘,著實難以起到作用。唯一能打破關隘的,只有…軍隊合擊之技!
“不過…”高順凝神思索:“打破關隘,倒不算難,可是打破之後又要修復,可就…”
“看來只有另想他法了…”
高順想來想去,沒有進展,便讓士兵將麾下將校全數召來,商討此事。
聽完高順對箕關的介紹,堂下,忽有一小將站起身來,道:“高將軍,我有辦法!”
高順抬頭一看,原來是小將李尹。
李尹是漁陽土生土長的本地人,從小聽著漁陽王和幽州軍的事蹟長大,後來入了武學院,從初級、中級、高階,最後在幽州學院中深造了三年,因為備方面很是出眾,今年春季一畢業就被分配到高順手下,邊做了建威校尉一職。
“哦?小李子,你說!”
對於這個頭腦靈活,性格開朗大氣的少年,高順很是喜歡,一直稱其為’小李子’、李尹臉一垮,悶聲道:“熱氣球!”
“熱氣球?!”高順疑惑。他常在軍中,已經兩年沒回過漁陽了,對於漁陽發生的很多事,都不甚瞭解。尤其是熱氣球這件事,才幾個月時間,去年末由劉淵親自實驗成功,他自然不知道。
“對,就是熱氣球。”李尹狠狠地點頭,臉露崇敬:“這是偉大的主公漁陽王幾個月前親自實驗成功的一項偉大的發明!””啊!”
聞言,帳中諸將俱都驚呼。由劉淵親自發明的東西,怎不值得這些劉淵的崇拜者驚呼?!
高順精神一振,道:“快快道來。“李尹嘿嘿一笑,道:“那高將軍以後不能再叫我’小李子’,不然我打死也不說!”
“你,.你個臭小子,這是軍令,軍令明白麼!?”高順氣的吹鬍子瞪眼,見那小子昂起頭,梗著脖子,一副打死也不說的樣子,不由妥協,道:“好吧,好吧,不叫就是了,你快說!”
“耶!”李尹歡喜起來,道:“用牛皮縫製…”
李尹將熱氣球的做法及原理都說了一遍,帳中諸將頓時都高興起來。
“不錯不錯,不愧是學院畢業的高材生!”高順雖然聽得迷迷糊糊,但仍舊十分高興,誇獎道。
只要能起作用,管他什麼原理都無所謂!
(未完待續)
二百四十五章 招降張燕
“除此,諸位可還有他法?”
戰爭,從不限於一法一策。。計策方法越多,或雙或三,數管齊下,自然勝面更大。譬如以熱氣球升空,載人空降入箕關之計萬一失敗,那麼就需要換一策,再行攻打。
諸將笑顏一收,繼而苦思冥想。
高順凝眉,一邊掃視著帳下諸將,一邊卻在分析圍繞箕關的一些勢力一一不能直接攻打,可否藉助外力?
箕關是河內與河東的交界,是軍師要地,如今雖為公孫瓚所佔,但王匡未嘗沒有想法奪取。不過以河內王匡的實力,恐怕力有不逮,能奪早就奪了,何必等到現在?
高順立刻否定了藉助、引導王匡進攻箕關的想法。
那麼,可不可以從其內部著手呢?
箕關守將樂何當,是公孫瓚義弟,二人關係密切,而且公孫瓚也未曾虧待過樂何當,想來勸降或者挑撥什麼的手段,恐怕也不管用!
否定。
這箕關北,是太行上,太行山上有一夥賊子,卻是那黃巾敗將張燕被黃昌一部戰敗之後,逃離躲進太行山,最後糾集殘部而成。這數年來,高順也曾想過將其剿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