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促使這些學派不惜生靈塗炭也要搞亂江山,繼而扶植勢力,掌控政權暱?
真的只是為了印證學說?
這個原因,若說以前,劉淵恐怕還相信,但如今卻疑惑起來。
獲得權力,印證學說,這明面上確實是個說得通的理由。但是劉淵卻從蔡邕、鄭玄甚至孔融身上看到了疑點。譬如鄭玄,他學問精深,海納百川,眼睛洞徹世事,若真要做官,什麼袁隗口剛十麼的,都要靠邊站。
又譬如蔡邕,劉淵的岳父。劉淵從他身上沒有看到半點權力慾望,更多的卻是憂國憂民的博大情懷。
再如孔融。他是聖人孔子的二十世直系玄孫,在儒家的地位可謂舉足輕重。卻只做了個北海太守,鎮守著魯地家鄉,端的是令人心生疑慮。
尤其是這回他們聯袂向劉淵求情的事,更是讓他坐實了心中的猜測一一這些學派之間,肯定有秘密!
(未完待續)
一百七十九章 求情
劉淵心念百轉,面上作沉吟之色,片刻後道:“既然鄭公、岳父以及諸位大賢為其求情,本王就給他們一次機會。。不過本王也不能太便宜了他們。”
“這是自然。”
見劉淵鬆口,鄭玄笑道:”任何人都要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代價。”
“典韋,去把他們帶過來。”劉淵點點頭,朝典韋說道。
典韋道了聲諾,帶著幾個親衛大步走了過去。
南華等二十餘人原本已經絕望。他並非沒想過搏命一拼。憑著剩下二十餘人個個明意境界的武藝,雖然都不是馬上戰將,但他相信,避過幾波槍林,衝到陣前還是有機會的。
但是看著那陽剛氣血如龍如虎直衝天際的兩千大軍,他卻沒把握殺出去!因為他早從秘密渠道知道,幽州的精銳大軍都有合擊技,兩千二流以上精卒組成的軍團,合力一擊,便是他明意後期,也萬難抵擋得住。
話又說回來,即便能抵擋住,短時間內也衝不破軍陣。待到身後的殺神趕到,他們必死無疑!
他不怕死,但是道家的真正的精華也就只剩下身後的那幾人了,他賭不起!如果盡數戰死,那麼他道家必定會逐漸衰落,甚至道統泯滅!
所以想來想去,南華還是決定按兵不動一一至多等劉淵到了,率眾投降,好歹也保住薪火傳承吧?
競沒想到,儒家兵家墨家法家等人到來。
諸人一至,軍隊進攻立刻停止,南華見之心中不由火熱起來。
備學派之間雖然頗有紛爭,爭理論,爭道統,有時候甚至大打出手。但他們之間卻都有著一種聯絡,從來都不會趕盡殺絕,便是當初董仲舒所為,也只是將他們趕出朝堂,並沒有痛下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