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才子莫不蜂擁而從之。再者其人為宗室,舉大義,取鼎之勢可不是空話。”
“哦?”司馬徽和黃承彥這下又把目光掃向諸葛玄,見諸葛玄不語,轉而看向龐德公,卻見龐德公點了點頭。
“神童也!”
黃承彥笑眯眯的讚道。
司馬徽卻問道:“這麼說,劉淵當能取得天下咯?”
“那也不一定!”孩童卻道:“劉淵雖強,但並非毫無破綻。其人公然決裂天子,是為不忠,天下總有有識之士不屑與其為伍。再加上中原豪傑並起,也並非無人能與之抗衡!”
幾人對視一眼,繼續傾聽。
“譬如那大將軍袁紹,出身四世三公,麾下謀臣如雲,武將如雨,又挾天子,優勢不可謂不大。再有兗州曹操,其人頗有雄才,如今勢力已成,正是騰飛之時。再有淮南袁術,雄踞江南,擁豫、揚二州,實力頗大。還有劉荊州,為人仁和,頗受百姓愛戴,欲要威事,也不是不能。還有那益州劉焉,益州富庶,又有天險,假以時日未嘗不能崛起。4孩童侃侃而談,說的幾人眼睛放光。”我不贊同!”
這時候,孩童身旁一面貌奇特的少年開口反駁。這少年眼睛頗大,慧光閃動,鼻子卻又塌又小,有些滑稽。一張圓臉,嘴巴也頗大,組合起來,卻是十分奇特。
“我以為,河北劉淵必能問鼎天下!”
(未完待續)
二百一十九章 根
“小亮子剛才說不忠,這話放誰身上都行,就是不能安在劉淵身上。、正所謂君有君綱,臣有臣綱。君不能守得綱常,又如何配得上這天下,又如何能讓臣子心甘情願的效忠?
劉淵不遠千里,南下救君,這樣莫大的功勞,反而還要被鳩殺,有沒有天理?沒有當場擊殺天子,屠殺朝臣就是最大的忠誠了!”
少年大聲道:“那袁紹挾持天子,整個一董卓第二,難道是忠?曹操陰謀陷害上官,奪取兗州,難道是忠?袁術就是一草包,心胸狹隘,不能客人,聽說如今已經在壽春大興土木,竟是要建造皇宮,這難道是忠?劉表、劉焉之輩,董卓霍亂天下之時,他們又在哪裡?
這難道是忠?”
“唯有劉淵,能以漁陽王之身,親自南下,率軍解救天子於水火之中,這才是忠誠!”
“與他相比,其餘等人,連狗屎部不如!”
少年話語間競冒出了粗鄙不堪的字眼,一張臉掙得通紅,心情十分激烈。
“劉淵也是皇室,是孝武皇帝嫡親後人,自然就有資格繼承皇位。既然當今天子昏庸無道,為何不能物而代之?說白了,那是他劉家的家事,小亮子以不忠為名,卻是大錯特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