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63部分

要是因為口木城市的建築以木材為主結構,而且多為平方,或者是三層以下的矮樓,這些房屋不但容易引燃,而且居住的人口密度不是很大(實際上完全相反,口木城市的人口密度是最大的,主要是人均居住面積很小),所以需要提高炸彈的覆蓋範圍。當時,幾乎所有的口木大中型城市都被燃燒彈給徹底摧毀。從戰後的統計結果來看,死於轟炸的口木平民中,八成以上是被燒死的,而不是被炸彈給炸死的。另外,口木的工業也因此而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最終導致口木徹底戰敗。

在口木適用的燃燒彈,到了歐洲戰場上就不一定適用了。而第一個在歐洲戰場上大規模使用燃燒彈的是英國皇家空軍。

當時,英國人最先從帝國對日戰略轟炸中看到了燃燒彈的巨大威力,在設法從口木獲得了幾枚沒有爆炸的燃燒彈之後,英國的兵工廠開始仿製,並且迅速的投入到了對德戰略轟炸中。可是,很快英國人就發現,唐帝國用來毀滅口木的燃燒彈在德國城市裡的效果並不怎麼樣。為此,英國還專門進行了調查,甚至派遣了大批諜報人員深入德國,以瞭解轟炸地區的實際情況。

經過摸索與總結,最後英國人發現,導致燃燒彈效果不好的主要原因是子彈要的裝藥量不夠。歐洲城市的主要建築不是木材,而是磚瓦與岩石,而這些都是無法燃燒的。當然,這並不表示就沒有辦法火燒德國的城市,畢竟任何民居里都有大量的家族,衣物等生活物資,而這些都是可以燃燒的。因此,只要縱火強度達到一定程度,仍然可以燒燬德國的城市。

英國人立即組織力量對燃燒彈進行了改進,而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增加每枚子彈藥的裝藥量。同時,英國人還改進了燃燒劑的配方,延長了燃燒時間,同時使燃燒劑更難以撲滅,還提高了燃燒的溫度。當時,就是英國人首先在燃燒劑里加裝了鎂粉與鋁粉,從而大幅度的提高了燃燒溫度。當時英國人自己測試的結果是,只要鎂粉的比例達到一定程度,而且燃燒時間足夠,甚至可以燒融坦克的裝甲!

德國人很快就遭殃了,德累斯頓,漢堡,科隆等大城市相繼在烈火中變成了地域。當時,德累斯頓在前後遭到三次轟炸之後,超過20萬平民被燒死。漢堡遭到了兩次轟炸,死傷30多萬人。科隆就更慘了,在遭到最後一次大規模轟炸之後,該城只剩下了大教堂沒有被摧毀,其他大部分建築物都被燒燬,死傷超過30萬人。

也正是英國與美國的戰略大轟炸激怒了德國首相,並且迫使德國向唐帝國引進重型轟炸機,而在德國空軍的重型轟炸機部隊具備獨立作戰能力之前,德國還邀請帝國派遣遠征軍參加對英法的戰略轟炸。也就是在這個時候,羅雲衝帶著帝國海軍的戰略打擊部隊去了歐洲戰場,開始了火燒英法城市的戰鬥,最終也因此而成了英法百姓心裡的“火神”。

最初的時候,帝國遠征航空兵用的還是對付口木時使用的那種燃燒彈,一是羅雲衝不知道英國人有更好的燃燒彈,二是當時帝國的兵工廠沒有改進生產線。很快,羅雲衝也發現了同樣的問題,在拿到了幾枚英國製造的燃燒彈之後,羅雲衝不得不承認,英國的炸彈威力更大,而且更適合在歐洲戰場上使用。隨即,這幾枚炸彈就被送回了帝國的兵工廠,兵工廠也是首先進行仿製,然後才開始研究。而德國為了配合戰略轟炸,也由克虜伯兵工廠建造了兩條專用的燃燒彈生產線,為帝國遠征航空兵,以及德國空軍提供燃燒彈。

當時,帝國兵工廠的工程師發現了英國燃燒彈的一個缺點,那就是燃燒劑的流動性不是太好,雖然火焰溫度很高,而且所產生的火勢很兇猛,但是作用範圍卻比較有限。透過到德國那幾座遭到大規模轟炸的城市進行實地考察,也正式了這一點。當時很多家庭的地窖都沒有被燒燬,證明了英國燃燒彈的不足。

帝國的工程師立即著手改進燃燒劑的配方,其中的重點就是在保證燃燒時間的基礎上提高縱火範圍,也就是增強燃燒劑的流動性。在經過了大半年的實驗後,最終得到了一個比較合適的配方,並且很快就投入到了戰場上使用。可是很快前線部隊就反應,新燃燒彈的效果沒有工程師吹噓的那麼好。在進行了近實戰的實驗後,工程師找到了問題的根源,即子彈藥的引信有問題。

以前的引信都是觸地及炸,雖然新式燃燒彈使用的燃燒劑的流動性更好,但是在沒有散開之前就被點燃了,自然不會有多好的效果。工程師立即開始改進引信,而且還提出了“二次引爆”的方式。即在子彈藥內設定一個爆炸裝置,該裝置的作用就是將燃燒劑灑開,以增大縱火範圍。可問題是,炸藥爆炸後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