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98部分

這中間最關鍵的就是國內採購與出口之間的價格差。按照帝國海軍的發展方式,任何一種作戰飛機的研發費用大部分都是由海軍出的,只是某些廠商在看到某種飛機有著巨大的市場潛力時,才會私人出資開發新式飛機,比如“遊隼”,就有約一半的研發經費是由哈飛自己出的。因此,海軍在採購飛機的時候,是不會將研發費用平均計算到每一架戰機,或者是最初訂購的幾批戰機中去的。另外,在原料成本,勞動力成本,工廠裝置折舊,廠房的房地價格方面,也基本上都是以成本計算。這樣,國內採購實際上就是在以成本價採購了。當然,前提是,沒有人想到要在自己的軍隊身上,或者是從自己的政府手裡賺取暴利。

出口就完全不一樣了,任何國家在出口軍品的時候,都會將設計與研發費用計算進去,同時還得將工廠的利潤,以及政府從中徵收的稅率都計算進去。這樣一來,出口的武器裝備的價格就要比國內採購高得多。大部分情況下,如同唐帝國這類掌握有世界領先技術的國家在出口軍品時,還會降低武器裝備的效能,以保證其他國家軍隊無法拿到比自己軍隊裝備的還要好的武器裝備。可就算是降低了效能,簡化了裝置,其價格仍然是高得嚇人的。

以相當成功的“隼”式戰鬥機為例,帝國海軍的採購價格是17萬,後期還降到了16。5萬。陸軍與岸基航空兵使用的型號因為降低了機體結構強度,取消了彈射系統與在航母上著陸是的部件,因此價格還更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