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34部分

近。而運載著大批戰鬥物資,工程裝置,以及工程部隊的運輸船隊也正在全速趕來。這些運輸船隊也將在次日上午到達登陸場,只要陸戰隊的官兵搶佔了灘頭陣地之後就將把工程部隊與工程物資送上岸,由工程兵搶修臨時碼頭,炮兵陣地,讓更多的重灌備上岸,加強陸戰隊的突擊能力。而相關的組織工作是由方孝賢在負責的,比起龍震來說,方孝賢更為仔細,也更適合完成這類需要細心去做的事情。

海軍的戰略打擊部隊在白天就對考愛島轟炸了兩輪,並且還出動了100多架轟炸機,在艦載戰鬥機的掩護下對瓦胡島轟炸了一次,迫使美軍將更多的戰鬥機留在了瓦胡島上空,掩護更為重要的珍珠港。夜間,戰略打擊部隊三個航空團的數百架轟炸機再次出動,對考愛島上的美軍兵營,重要防區,物資集結地點,以及三個重要的交通中轉場進行了轟炸,投下了上千噸的炸彈。

第三特混艦隊在天黑後沒有再次炮擊考愛島,而是在外海巡邏。已經奮戰了數日的官兵得到了幾個小時的休息時間,可大部分的官兵都沒有去休息,而是在忙著維護與保養戰艦上的重炮。按照計劃,第三特混艦隊將在凌晨四點左右返回戰場,從五點開始炮擊考愛島。到時候,第一特混艦隊,第二特混艦隊與第四特混艦隊的炮擊編隊也將加入到炮擊的行列中來,只有第七特混艦隊與第八特混艦隊沒有配備單獨的炮擊編隊,所以不參加登陸前的炮擊戰鬥。

海航的岸基航空兵在當天晚上就向尼華島轉移了四個中隊的戰鬥機。這些戰鬥機都部署在了機場上,為了保證有足夠的彈藥與燃料供這些戰鬥機使用,廖漢翔還專門安排了兩艘萬噸輪,向尼華島運送了數千噸的彈藥與上萬噸的燃料,這足夠四個中隊的戰鬥機用上十幾天了。另外,部署在加德納島,萊桑島,中途島上的岸基航空兵也做好了準備,只要陸戰隊奪取了前線機場,並且使前線機場恢復使用能力,這些岸基戰機就將迅速轉移過來,為陸戰隊提供支援。

伴隨登陸艦隊一起行動的火力支援艦隊,以及跟隨登陸艦隊一起到達的戰區艦隊也在上半夜的時候部署就位。這次廖漢翔集中的火力支援艦隊的規模可以說是空前的,甚至超過了去年登陸澳洲時的規模。整個火力支援艦隊的核心力量是28艘護航航母與54艘火力支援船。每艘護航航母攜帶兩個小隊的“遊隼”式戰鬥機,總共有56個小隊,也就是672架戰鬥機部署在這些航母上。火力支援船分成了三種,一種是配備了12座20管火箭炮的甲型,一共有24艘,也就是有5760管火箭炮可以同時使用。另外一種是配備了24門200毫米,或者是155毫米單管炮的乙型,一共有18艘,也就是有432門重炮可以同時對目標開火。最後一種是配備了8門400毫米,或者是360毫米巨炮的丙型,一共有14艘,也就是有112門巨炮可以同時開火。這些重炮與巨炮都是從戰艦上退役下來的舊炮,炮管都是打廢了的,無法繼續在海戰中使用,卻可以在對地炮擊中繼續發揮效能,這也算是海軍節約的一種直接體現吧。綜合上面的資料,在火力支援船隊裡,一共有672架戰機,5760管火箭炮,432門重炮,112門巨炮,這一火力配製甚至超過了第一艦隊的配製,在戰鬥中能夠發揮的威力是空前驚人的。如果所有的戰機同時投彈,所有的火箭炮與火炮同時開火的話,能夠同時將上千噸的彈藥傾灑出去,覆蓋十五平方公里的範圍,並且對該範圍內的所有目標構成致命的打擊,就連美軍最堅固的永備工事都無法承受住如此強大的火力打擊。

廖漢翔花了一年多的時間來準備這次戰役並不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如果提前半年攻打考愛島的話,那麼廖漢翔是不可能集結如此眾多的支援兵力的。比如,28艘護航航母中,就有12艘是在這半年內服役的。另外,半年前“遊隼”式戰鬥機也沒有裝備海軍航空兵。至少有一半的乙型,以及所有的丙型火力支援船是在這半年內服役的。可以說,將戰役時間推遲了半年,雖然讓美軍第五艦隊獲得了喘息的機會,並且重新聚集起了兵力,但是從總體上而言,正是這半年時間,讓帝國海軍,特別是帝國海軍陸戰隊擁有了獨立攻堅的能力。也正是澳洲登陸作戰,以及這次在考愛島的登陸作戰,最終確定了陸戰隊的地位,為今後陸戰隊的發展壯大,甚至是建立獨立的陸戰隊航空部隊奠定的了基礎。

登陸考愛島的作戰行動在規模上比澳洲登陸戰役小得多,畢竟考愛島就是那麼一座面積不到一萬平方公里的島嶼,而澳洲大陸是一塊麵積超過了800萬平方公里的大陸,就算僅其東南部分的面積也在150萬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