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的航空汽油洩露出來後引起了不小的大火。最倒黴的是,掛在轟炸機上的那枚1000磅炸彈從炮塔基座旁的甲板穿了過去,在主炮塔的彈藥庫上方爆炸。雖然封閉式彈藥庫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可是隨著火勢蔓延開來,當時已經無法向彈藥庫裡注水了。戰艦上的官兵組織起了救火敢死隊,想衝進火海里,把注水閥門開啟,可幾次下來全都失敗了,十幾名官兵倒在了火海之中。到十二點過八分,也就是在戰鬥結束後不到十五分鐘的時候,火勢失去了控制,主炮彈藥庫隨時有可能爆炸,艦長不得不下達了棄艦的命令。十分鐘後,“潁河”號在大爆炸中沉沒了。這也是這次戰鬥中帝國海軍損失的唯一一艘戰艦!
人員損失報告在十二點半的時候送了過來,這是一份不完整的報告。初步統計,第一特混艦隊在整個作戰行動中至少損失了三分之一的飛行員,其中僅陣亡的戰鬥機飛行員就得到了48人,重傷31人。而第一特混艦隊一共才111名戰鬥機飛行員,其損失比例高達七成以上!艦隊官兵的損失也不小,“潁河”號上陣亡與失蹤官兵329名,重傷278人。“洪澤湖”號上陣亡與失蹤官兵187名,重傷76名。“高郵湖”號上陣亡與失蹤官兵119名,重傷28名。另外,其他戰艦上還因為各種原因傷亡官兵20多名。
看到這些統計結果,談仁皓也是痛心疾首。最讓他受不了的是,竟然有那麼多的優秀飛行員在保衛艦隊的戰鬥中犧牲。姚伯巖上校陣亡的訊息已經得到了正式,他的遺體都沒有找到。雖然安士樂沒有犧牲,但是他的情況一點都不樂觀。造成安士樂重傷的是擊中了他腹部的一塊彈片,這應該是戰鬥機被擊中的時候,從座艙壁上崩落的一塊鐵片。這塊彈片已經被取了出來,可安士樂一直處於昏迷之中。“鳳凰”號上的醫官盡了最大的努力,至少需要觀察48個小時才能確定安士樂是否已經脫離了生命危險。另外,醫官也無法肯定安士樂今後還是否能夠在艦隊服役,如果安士樂不得不退出前線部隊的話,那又將“損失”一名超級王牌。
善後工作一直在緊張的進行著。到十二點四十的時候,郝東覺發來了電報,要求讓兩支特混艦隊的四艘受損的航母編在一起,現行撤出戰鬥,而另外的兩艘沒有受損的航母組成一支新的艦隊,繼續配合第四特混艦隊行動。談仁皓只答應了第一個要求,而沒有答應第二個要求。當時,“龍感湖”號與“興凱湖”號航母上的載機加起來都不到90架,而且大部分轟炸機都出了故障,就算是參加接下來的戰鬥,又能夠起到什麼作用?
接著,黃曉天就發來了電報。第四特混艦隊的轟炸機已經做好了出發的準備工作,而且建議第一特混艦隊與第二特混艦隊匯合起來,由第四特混艦隊安排戰鬥機為其提供掩護。談仁皓拒絕了黃曉天的好意,而且在回電中強調,必須要找到第52特混艦隊,不能讓美軍溜掉,要徹底的打掉美國海軍的最後一點資本,而這就是第四特混艦隊的首要任務,至於第一特混艦隊與第二特混艦隊的事情,那不是黃曉天應該操心的。
現在,談仁皓只相信一點,既然第52特混艦隊可以派遣轟炸機來打擊第一特混艦隊,那麼第52特混艦隊就在北面300海里左右,甚至更近一點。他派出的偵察機不會沒有收穫,而第四特混艦隊基本上還有完整的打擊能力,以黃曉天的能力,幹掉特納指揮的第52特混艦隊應該不是問題。
事實遠不是這樣的,談仁皓有點高估特納的膽量了。同時也高估了第52特混艦隊的戰鬥力。特納拼盡全力發動了打擊第一特混艦隊的行動,而逃走的美軍轟炸機還不到40架,這些轟炸機在第一特混艦隊上空消耗了太多的燃料,能否回到第52特混艦隊的航母上都是個問題呢。因此,在談仁皓安排第四特混艦隊北上覆仇的時候,特納也在做著一件事情,那就是以最快的速度逃跑,不給敵人還擊的機會。
最大的問題是,談仁皓在艦隊遭到轟炸前派出的那批偵察機的偵察線路是錯誤的。當時第52特混艦隊沒有在第一特混艦隊的東北方向上,而是在北面。距離第52特混艦隊最近的偵察機都不可能找到第52特混艦隊。問題就在這裡,如果這些偵察機不轉向的話,那就是白跑一趟了。而談仁皓是在十二點過才派人聯絡了這些偵察機,讓其轉向的,此時,大部分的偵察機都已經到達了最大的偵察半徑上,甚至已經在返航了。
運氣再次改變了戰場上的局面。在18架“射水鳥”中,飛行距離最短的是最西面的那一架,這架偵察機的航線是15度,幾乎就是朝著第52特混艦隊去的,可在其到達了最大偵察半徑上的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