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月,可問題是,並不是所有的戰艦都能夠在沒有補給的情況下持續活動這麼久的,比如驅逐艦能夠持續行動40天就已經算是很了不起的。還有,現在的海況極為惡劣,戰艦的耗油率遠超過了正常狀態,第三特混艦隊也存在這個問題。在平時,艦隊能夠達到18節的經濟巡航速度,而現在,最多也就只有16節,有的時候甚至不到15節,而且還得提高鍋爐的功率。換句話說,英法聯合遠征艦隊如果在海上活動了20多天的話,那麼肯定存在燃料不足,或者是食品,藥品,淡水都供應不足的問題。特別是燃料問題!
常薦新迅速的在海圖上標出了幾條航線,他大概的測算了一下,英法遠征艦隊離開開普敦港前往莫羅尼的航線距離,以及返航的距離。將兩條航線的航程相加之後,他心裡有數了。就算是採用最短航線,而且中途不走任何的彎路,英國遠征艦隊也至少航行了4000海里,把天氣影響的因素加進去,這就相當於在平靜海面上航行了至少6000海里!就算英國海軍戰艦的續航能力一直很出色,可問題是,幾乎沒有一個國家的驅逐艦的航程在6000海里以上!再把艦隊返回開普敦所需要走的航程算進去的話,那麼,艦隊最後要航行5000海里以上,等同於在平靜海面上航行大概7500海里,而這幾乎是任何一支艦隊在不接受中途燃料補給的情況下的極限航程了!而這都是走的最近的航線,如果算上中途的機動航程,還有必要的待命時間,規避風暴等等,那麼英法聯合艦隊最後的總航程肯定超過5500海里,甚至超過6000海里,這就等同於在平靜海面上航行近9000海里!而當時唐帝國海軍戰艦的續航能力也是數一數二的,而最好的戰列艦在理想條件下也就只能航行12000海里,而在絕大部分情況下,能連續航行8000海里而不用補充燃料就已經算是個奇蹟了!
當推斷結果出來後,常薦新也覺得局勢逐漸明朗了。現在英法聯合遠征艦隊的行動只有兩種可能。一是返回開普敦,為艦隊補充燃料,同時修復在風暴中受損的戰艦。二是找一個可以避風的地方,由補給船隻為艦隊提供燃料,並且對受損艦艇進行簡單的修理。換句話說,英法聯合遠征艦隊必須要想辦法獲得燃料補給,不管多優秀的艦隊司令官,都不可能指揮沒有燃料的戰艦去打仗,這個問題不是依靠艦隊司令官的能力就能解決的!
那麼,英法聯合遠征艦隊到底是返回開普敦,還是在這邊獲得燃料補給呢?這下,常薦新有點猶豫了,或者說,他沒有能夠立即做出判斷。
英法聯合遠征艦隊是否回開普敦,這應該取決於坎寧安是否還堅持他的戰術安排,如果他堅持的話,那麼就不會回去,如果他放棄的話,那麼英法聯合遠征艦隊就肯定不會急著返回開普敦。相對而言,常薦新更加傾向於後一種情況,如果坎寧安是那種會在遇到困難的時候就輕易撤退的將軍的話,那麼他就不可能在地中海上獲得那麼多的勝利了。
常薦新也很快就做出了決定,按照後一種可能來安排第三特混艦隊的行動。這其實也正好符合了之前的戰役安排,第三特混艦隊首先得確認英法聯合遠征艦隊沒有在馬達加斯加島南部海域,因此,第三特混艦隊就得首先完成搜尋行動。這同時也正好符合了眼前的情況。
如果英法聯合遠征艦隊沒有返回開普敦的話,就得找一出避風的地方獲得補給。出了模里西斯島,以及留尼汪島之外,唯一可以滿足這個條件的地方就是馬達加斯加島南端,朝向莫三比克海峽那邊的某些海灣。這邊是背風區,而且有陸地遮擋,加上馬達加斯加島上的山脈影響,風力將小得多,而且這邊有不少的海灣,都是比較理想的錨泊地,可以供戰艦與補給船隻停泊,以進行補給作業。
考慮好之後,常薦新就下令艦隊離開了留裡汪島,直接奔向了馬達加斯加島南端的陶拉納魯。這是一座大概有500多土著居民的小漁村,而且之前這裡還有幾座種植莊園,不過在幾十年前就已經被廢棄掉了。
艦隊在下午的時候開始向西南方向航行。常薦新在讓航海參謀重新修訂了航線之後,就沒有再去麻煩參謀軍官。他仍然在反覆思索著自己的判斷是否正確。
現在,也不能完全排除英法聯合遠征艦隊正在返回開普敦的情況,畢竟還有很多因素是常薦新所考慮不到的,也是他所不知道的。就算坎寧安會堅持下去,可如果法國人出了問題,或者是艦隊的情況糟糕到無法繼續作戰的話,那麼坎寧安也只能選擇撤退。可這並不是最大的問題,如果英法聯合遠征艦隊正在返回開普敦的話,那麼對第三特混艦隊是沒有威脅的,而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