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船檢查,但是,如果德國人得不到船上的貨物的話,那麼他們會讓我們得到嗎?也許,在我們到達之前,德國人的潛艇就已經首先伏擊了船隊,我們去了又有什麼用?”
這次,常薦新沒有反駁郝東覺。這種可能肯定存在。既然船隊裡運載的貨物貴重到需要出動第一艦隊前去攔截,那麼德國人就不會有所遲疑,鄧尼茨肯定在調遣大西洋上的潛艇,準備攔截這支船隊。七天的時間,足夠德國潛艇組織數次伏擊了,也許在第一艦隊趕過去的時候,這支船隊已經被送到了海底。
“這些可能都存在,可如果我們什麼都不組的話,那麼這就不是可能了。”談仁皓沒有與郝東覺爭論。“不管怎麼樣,我們得做點什麼。另外,現在的情報還很不詳細,海軍司令部會盡快給我們發來更多,更詳細的情報,到時候,我們再製訂詳細的行動計劃。現在,艦隊儘快轉向,追上船隊。”
當天傍晚,也就是在談仁皓收到命令後兩個小時,第一艦隊轉向西北,前去追趕最後一支由英國前往美國的船隊。當天晚上,海軍司令部發來了第二封電報,送來了更為詳細的情報。
這支船隊一共有23艘商船,其中12艘“自由輪”,11艘“勝利輪”。這23艘船隻部懸掛美國國旗,因此在英國投降之後,船隊離開了英國港口,踏上了回國的路程。另外,船隊得到了至少20艘驅逐艦與護衛艦的掩護,這全都是美國海軍的戰艦,之前一直在北大西洋上執行護航任務,並且長期往返與美國與英國之間。在英國投降之前,這些戰艦都駐紮在英國的港口裡,準備為返回美國的船隊護航。結果,在英國政府宣佈投降之後,就立即勒令這些艦艇要麼投降,要麼就離開英國的港口。
16日夜,也就是英國正式宣佈投降後幾個小時,補充滿燃料與其他物資的船隊在護航戰艦的掩護下向大西洋對岸的美國駛去。在出發之前,這些船隻還運載了最後一批貨物與客人,其中就有美國在英國的一批高階軍事顧問,以及美國駐英**事基地的高階軍官。另外,在裝到運輸船上的貨物中,有一批極為重要。海軍司令部沒有在電報中明確說明那是一批什麼貨物,只是將運載這批貨物的船隻清單發了過來,並且在電報中明確命令第一艦隊必須要俘獲這些船隻,而不是擊沉這些船隻,同時還得避免美國船員鑿沉這些船隻。
在海軍司令部發來的第二封電報中還提到了這支船隊的大概航線,只是船隊在離開英國港口之後,不一定會走原來設定的航線,因此,需要第一艦隊進行全面搜尋。至於德國海軍採取了什麼行動,以及美國海軍會不會派遣一直停留在切薩皮克灣裡的大西洋艦隊前去接應,電報中並沒有提到。
收到這封電報後,談仁皓不得不做更多的準備。如果船隊已經遭到了德國潛艇的攔截,那麼他就得儘快趕過去,將沒有被德國潛艇擊沉的運輸船奪過來。因為船隊有20多艘護航戰艦,所以德國潛艇的攔截應該不會有多大的效果,至少在大西洋的破交作戰中,很少有德國潛艇能夠成功襲擊有眾多護航戰艦掩護的運輸船隊。最重要的是,美國海軍會不會前出接應,如果大西洋艦隊出動的話,那麼問題就更麻煩了。
次日,也就是二十日上午,談仁皓把作戰行動發給了郝東覺與常薦新。行動的關鍵在於能否迅速,及時的找到正在逃跑的船隊。其次就是能否在敵人無法察覺的情況下隱蔽接近,並且在敵人做出反應之前就登上那幾艘最為重要的貨輪,從而控制住貨輪上的水手,避免敵水手自沉。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談仁皓著重利用了第二特混艦隊的那批“偵察鷹”,並且把行動的時間設定在了夜間,由第三特混艦隊去對付護航的美國戰艦,然後由第二特混艦隊派遣巡洋艦與驅逐艦編隊快速靠攏船隊,並且最終控制船隊,而第一特混艦隊則將在外圍負責警戒,對付有可能出現的美國大西洋艦隊。
整個計劃的核心就是第二特混艦隊的“偵察鷹”能否在遠距離上發現船隊,並且不被船隊發現。另外,“偵察鷹”在發現了船隊之後,還必須跟蹤船隊,在夜間引導戰艦靠近。可以說,如果當時第二特混艦隊沒有裝備“偵察鷹”,或者是沒有透過演習證明“偵察鷹”強大的搜尋與跟蹤能力的話,談仁皓也不可能制訂這樣的計劃,甚至沒有辦法前往攔截這支船隊。
在確定了行動計劃後,艦隊全速前進。當天中午,在談仁皓準備去吃午飯的時候,一架遠端水上飛機追上了第一特混艦隊,飛機降落在“龍感湖”號航母旁邊的海面上,然後迅速靠了上來。等到談仁皓從參謀那得知這是一架從直布羅陀要塞趕來的遠端水上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