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血本無歸。”
“是呀,龍勝影業的《英雄本色》,光初期投資都2000萬港元;麥加的《最佳拍檔之千里救差婆》,也是新藝城的主打電影;洪金保的《富貴列車》。哎,一個個都是大製作,我們的片子真的排不上號。”徐可唉聲嘆氣地說道。
施楠生苦笑一聲,說道:“看來李毅華準備力捧吳雨森呀。”
“阿森在臺灣憋屈了好幾年,這一回終於可以揚眉吐氣了,都怪麥加小家子氣,這麼有才華的導演竟然被閒擱之那麼久,讓李毅華撿了一個便宜。”徐可有點抱怨地說道。
83年吳雨森從嘉禾到新藝城後,因為拍片失敗,被外放到臺灣沉潛了將近三年,徐可對這個事一直耿耿於懷。
古人都說了,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連古人都會犯錯,誰沒有拍的電影叫好不叫座過,就因為一次票房失敗,對這麼好的導演全面否定,這真他孃的蛋。
施楠生點點頭說:“春節檔這麼多大片上映,也不見得沒有什麼好處?”
“為什麼這麼說?”徐可問道。
“咱們拍的是文藝片,而那些公司拍的電影都是商業味十足的商業片,不存在撞車的風險。再說即使在香港電影不能夠大賣,還可以拿到臺灣上映,那裡可是文藝片的天下。”
徐可笑道:“分析的太對了,管他們拍什麼片?反正我就想拍好我自己的電影,至於票房就有觀眾來說吧。”
施楠生搖頭苦笑,不當家不知柴米油鹽貴,如果不是自己把握著財政,你現在哪有片拍?
當然這些話,她是不會說的,一是徐可根本不關心這些,二是說了還影響夫妻感謝,得不償失。
真是一個聰明的女人。
就在徐可夫妻商量劇本、眾多媒體揣摩新聞時,李毅華已經帶人等上了去上海的輪船。
可謂走的相當乾脆,跟他以往的風格相當不搭,以前都是電影還沒有開拍,就開始製造話題,吵的滿城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