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13部分

可以擔心的。

低速度就等於停步。甚至等於後退。要抓機會,現在就是好機會。我就擔心喪失機會。不抓呀,看到的機會就丟掉了,時間一晃就過去了。

我國的經濟發展,總要力爭隔幾年上一個臺階。當然,不是鼓勵不切實際的高速度。還是要紮紮實實,講求效益,穩步協調地發展。

比如西江省,出了一個華興、一個家樂福,先富帶後富,整個省都發展得很好;比如東廣省,要上幾個臺階。力爭用20年的時間趕上亞洲‘四小龍’;比如蘇江省等發展比較好的地區,就應該比全國平均速度快。又比如海上城,目前完全有條件搞得更快一點。海上城在人才、技術和管理方面都有明顯的優勢,輻射面寬。

回過頭看,我的一個大失誤就是搞四個經濟特區時沒有加上海上城。要不然,現在長江三角洲,整個長江流域,乃至全國改革開放的局面。都會不一樣。從我們自己這些年的經驗來看,經濟發展隔幾年上一個臺階,是能夠辦得到的。

我們真正幹起來是1980年。81、82、83這三年,改革主要在農村進行。84年重點轉入城市改革。

經濟發展比較快的是84年之後,首先是農村改革帶來許多新的變化,農作物大幅度增產,農民收入大幅度增加。鄉鎮企業異軍突起。廣大農民購買力增加了,不僅蓋了大批新房子,而且腳踏車、縫紉機、收音機、手錶“四大件”和一些高檔消費品進入普通農民家庭。農副產品的增加,農村市場的擴大。農村剩餘勞動力的轉移,又強有力地推動了工業的發展。

農業和工業,農村和城市,就是這樣相互影響、相互促進。這是一個非常生動、非常有說服力的發展過程。可以說,這個期間我國財富有了鉅額增加,整個國民經濟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對於我們這樣發展中的大國來說,經濟要發展得快一點,不可能總是那麼平平靜靜、穩穩當當。要注意經濟穩定、協調地發展,但穩定和協調也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發展才是硬道理。

這個問題要搞清楚。如果分析不當,造成誤解,就會變得謹小慎微,不敢解放思想,不敢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