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
也沒指望華夏真能對印度開戰,畢竟印度雖然戰力弱了點,但論人口論地盤也是一個大國。
大國戰略豈能輕易言戰,卻沒想到華夏這麼給力,收到他們的求助信後就直接對印度宣戰了。
既然華夏這麼講義氣,他們自然也要給力,於是巴基斯坦全面集結大軍,準備全力反攻印度,減輕華夏對戰印度時的壓力。
秦小白又不是準備真的出兵,巴基斯坦對戰印度守成尚顯不足,如果再主動出兵進攻印度的話,那必然會逗逼的。
於是見此情景,秦小白趕緊傳訊過去,攔住了巴基斯坦。
告訴小巴衝動是魔鬼,現在他們華夏已經將這幅擔子接過來了,那就由他們華夏抗了。
現在小巴就好好待在家裡靜觀其變就行了,如果實在閒得慌,就在家裡高築牆廣積糧做好防禦工程,總之好好待在家裡做個死宅就行,等他搞掂了印度他們再出來……
“不是吧,人家只是習慣性的惹了下小巴而已,華夏用得著這麼護犢子,連抗議都不抗議一下,直接就宣戰了……”
而印度這邊,其國內的阿三哥們,幾乎都是瞬間懵逼了。
按照套路來說,華夏不應該先抗議和譴責兩下先麼,怎麼一上來就抄傢伙了……
不提之前,就是近代史上印度也曾經華夏有過一次對戰經歷。那一次印度曾經集結自己號稱參加過二戰的王牌部隊,入侵華夏西藏。
結果這隻印度王牌部隊,衝上來後直接就被華夏的邊防部隊,一巴掌朝臉糊去,打得七葷八素大敗潰輸。
甚至有傳言,如果不是後勤補給不給力。就華夏那點邊防軍,攜此大勝就可一舉拿下,位於印度北方距離西藏不遠的首都新德里。
對此戰,印度三哥們都可謂是記憶猶新,甚至是造成了心理陰影,因此在回過神來後,剛才還集體懵逼的他們,又瞬間集體手忙腳亂的起來,拋售不動產的拋售不動產。捲鋪蓋逃跑的捲鋪蓋逃跑。
一時間,與華夏接壤的整個印度東北面都亂套了……
得知這個訊息後,秦小白等人都感覺有點誇張了吧。
但實際上一點都不誇張,因為在阿三哥他們眼裡,華夏人如狼似虎,個個都是吃人不吐骨頭的怪獸。
印度三哥們此時的反應,比華夏區的玩家們當初面對五胡亂華時還要激烈,直接聽名號就嚇得要衣冠南渡了……
這不僅是印度民間的反應。就連印度軍方也畏華夏如虎,因此沒如同秦小白想象中的那般。集結成百上千萬的大軍猛撲華夏。
而是將印度大部分的兵力,都集中到了與華夏西藏接壤的地區,用大軍布成了一個密集的防線,採取了一個完全防守的姿態。
這讓秦小白汗然,沒想到一向喜歡開掛的阿三,真幹起來竟如此膽小。
不過雖然沒坑到三哥。但印度將大部分兵力都用來在於華夏西藏接壤的地帶佈防,也就意味著沒有多少兵力能去進攻小巴。
如此一來,他保全小巴的目的亦算是達到了,那這也就夠了。
只要解決了眼前危機,回頭騰出手來。再回頭找三哥玩耍也不遲。
……
而日韓這邊,雖然華夏沒有直接宣戰,他們的國內反應也沒有太過激烈,但實際上華夏對他們造成的困擾甚至還尤甚之。
灣灣出動海軍在日韓之間的海域上,設立了一道攔截線,專門阻攔日韓之間的船隻來往後,頓時,切斷了日本對韓國的兵援糧援。
而如此一來,原本對朝鮮戰場打得順風順水的韓國,失去了日本這個大助力,也頓時使得對朝戰局放緩腳步,甚至有陷入了待滯僵局的跡象。
這無論對韓國而言,還是對日本來說無疑都是不能接受的,
特別是日本海軍們,他們認為一個小小的灣灣居然敢堵他們,必須要讓灣灣見識一下,在東南亞地區誰才是海上老大。
但無論日本海軍如何請命,日本的上層玩家,也堅持不對灣灣宣戰。
只是下令讓日本援韓船隻,務必要將物資兵馬送抵韓國。
這讓日本海軍們都大感憋屈不已,但上頭不宣戰,他們也無法進攻灣灣的船隻,於是只好和灣灣玩躲貓貓,希望依靠風騷走位繞過灣灣。
結果麼,擁有航空母艦的灣灣,直接出動神火飛鴉開啟空中偵查模式,根本沒有任何日本船隻能逃得過灣灣的法眼。
於是沒辦法的情況下,日本只好勸說韓國出兵。
雖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