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87部分

十分泛酸的,發出質疑之聲,認為華夏兵力太多,光是如何呼叫配合鋪開施展,就是一個難以解決的問題,很可能到最後造成兵力擁堵,適得其反使軍隊作戰能力變得更低。

不過,他們卻不知道,華夏區有秦小白和韓信兩名金色級統帥屬性的存在,再多的兵力也能指揮得動。

特別是對於韓信來說,兵馬只會多多益善,越多的兵馬,他就越能得到更多的發揮空間。

同時,西域那邊也接連不斷的傳來好訊息,班超無愧是西域問題專家,在呂不韋的支援下,他在西域諸國之間長袖善舞各種運作,很快便以夷制夷,搞掂了過半的西域小國,使得陸上絲綢之路重新獲得生機。

這也讓中央財政,重獲巨大的財力源泉。

見此情景秦小白欣喜萬分,於是便將抵達戰場的南方大軍,直接全部投入戰場,再讓指揮北方戰局的韓信放開手腳去戰五胡,不用顧忌任何錢糧後勤的問題。

大漢將領質量數量皆遠勝五胡,兵力更是其倍數還多,再沒了錢糧後勤問題的束縛。

這種情況之下,大漢自然很快便佔據了對五胡的壓倒性優勢。

很快五胡便重現了當初入侵華夏那般的情景,只不過這回節節敗退的卻是他們。

然而在這情勢一片大好,秦小白準備一鼓作氣,滅掉五胡結束亂華劇情,讓華夏區重獲滿血滿藍滿狀態之際。

華夏鄰國中,對華夏最為敵視的日本、印度兩國,終於按捺不住,出手了。(未完待續。)

第666章 隔山打牛

將華夏作為假想敵的日本、印度,也清楚明白的知道,華夏其實也早看他們不順眼了。

現在華夏已經完成了統一大業,一旦再讓其推倒五胡,使其恢復滿血滿藍滿狀態的話,那接下來完蛋的就是他們了。

此時若再不出手,接下來很可能就沒機會出手了。

哪怕是有八國聯軍傍身的日本,此刻也同樣惶惶不安,一旦讓華夏滿血滿藍滿狀態,就算八國齊上,能不能將之搞掂都很難說。

畢竟八國聯軍中,除了他們日本,其餘七國都是在歐美大陸,華夏就算威脅再大,也在世界的另一頭,一時半會兒危及不到他們。

更何況,戰敗華夏後,他們也不能在此常駐,最後收益的也只有日本,因此另外七國會不會對華夏出死力就很難說了。

所以日本、印度都決定,在秦小白傾力與五胡大戰的時候,對華夏出手。

不過,日本和印度,一個不能一個不敢,直接對華夏宣戰,所以他們也都選擇打起了擦邊球,以期攪亂華夏的大好局勢。

首先是日本這邊,不知道他們用什麼方法,又再度挑動朝韓半島的戰爭,而且還是全面大戰。

然後日本藉由朝韓戰爭的由頭,向韓國丟擲橄欖枝,表示他們都拜在美帝這一個山頭下,又有朝鮮這一個共同敵人,應該互相幫助,願意支援韓國物資助其進擊朝鮮。

其實韓國一直都不怎麼喜歡日本,但奈何有一個更大的對手朝鮮在哪兒擺著,而他們又感覺不一定扛得住,朝鮮那狂熱的軍國主義。

同時也害怕,如果他們拒絕的話,日本會轉而找朝鮮合作,到時候前有狼後有虎,他們韓國就絕無生還的餘地了。

所以韓國在猶豫不久之後。最終還是接受了日本的支援。

而日本便藉此一個突破口,打蛇上棍,繼而不斷的拓展他們對韓國的影響。

最終在一番運作下來,讓韓國主動向他們請求支援,使得還未統一的日本,能夠派軍介入朝韓內戰。

面對日韓聯軍的朝鮮,自然是各種扛不住,分分鐘危在旦夕的節奏。

於是沒辦法的朝鮮,只好習慣性的向他身後的老大哥華夏求助。

而印度這邊似乎和日本是商量好了的一樣,不僅同時對華出手。其戰略部署都是一樣的,同樣對華夏使出了隔山打牛。

還沒統一的日本,是透過挑動朝韓半島的戰爭,間接向華夏發難。

同樣沒統一的印度,則是依靠觸發歷史劇情,印巴戰爭。

印度這次明面上的發難目標,是在其北方的一個名為巴基斯坦的國家。

歷史上印度和巴基斯坦本為一國,後來在分家時,以及分家後都進行了多次戰爭。

印度在觸發這道歷史劇情後。便會使得兩國進入內戰狀態,印度藉此可破除國界限制,進攻巴基斯坦。

巴基斯坦的國力更一向遠不如印度,每次都被印度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