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更清楚張擇端的真跡在市場上的價值,參與過無數次拍賣會的葉河圖自然是知道無論是國外還是國內,最具有收藏價值的東西就是書畫。
畫這玩意,說白了,就是幾筆畫,一張白紙的交易,成本低,利潤高。不過相對來說是畫家的名氣年代決定畫的價值,而名氣又是由畫的造詣和自成一派的風格來決定,一個真正的畫家,是不在乎別人看他畫的眼光的,因為要成為一個真正的畫家,首先畫的必須是本源內心的反映出來的事物,已經融入了專屬的意境和感情。看一幅畫,要領悟的是畫家是否畫出了靈氣,有沒有感情摻合在畫中,看得舒坦,就說明畫已經很成功地與你產生了共鳴,看不下去,說明你根本沒有領悟畫的中心,或者畫所表達的感情與你的心態不吻合。
“這是?”老闆看出來葉河圖是這方面的行家,不然也不會一來就發現了畫中的奧秘,所以想要向葉河圖請教這幅畫的價值。
“張擇端聽說過吧?”葉河圖正色道,能夠在這個小店發現一幅張擇端的真跡,不得不說緣分實在是偶然。
“這是他的畫?”老闆震驚道,印章上面的字型他不熟悉,不是每個人都有葉河圖這樣獨到的書畫見識的。張擇端,老闆不是沒有聽說過,《清明上河圖》基本上是家喻戶曉,只是他不太相信他擺在店裡的那幅畫會是出自於張擇端之手。
“確實是他的畫。”葉河圖不賣關子,直接回答道。
張擇端,北宋末年傑出的現實主義畫家,現在世人知道的,就有《清明上河圖》、《金明池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