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城還不鬧翻天?
要是不清退,即使未來鐵礦價格有大幅上升的前景,西嶺鐵礦也是個巨大包袱,揹負太多的職工,採掘裝置落後不能更新換代,看不到有什麼發展前景。
這在省鋼改制程序裡,看著就像是一個難以解決的死結。
孫浮敬不知道沈淮要怎麼從融信集團手裡將主動權抓過來,何以融信集團視為雞肋的事情,到沈淮手裡就不再成為問題。
“長青集團看好鐵礦市場未來良好的增長前景,在海外收購幾家鐵礦公司,西嶺這邊可以組建勞務公司,將過剩的職工往海外輸出,”沈淮見孫浮敬眼睛裡有所期待,繼續說道,“淮煤遲早也要走出淮西,遲走不如早走。”
融信主導的省鋼全面改制計劃,沈淮並無意阻撓,即使沒有融信,梅鋼在國內依舊面臨其他幾大鋼企的競爭,多融信一家不多。
融信想要控股省鋼,目前視野還是放在鍊鋼規模的擴張之上,故而也是視西嶺鐵礦為雞肋——沈淮則想將西嶺鐵礦這個雞肋吃得津津有味。
從九七年起,長青集團就收購泰國的鐵礦公司,近年更是將目光放到鐵礦資源更豐富的澳洲、非洲。
雖然澳洲的鐵礦資源更豐富,沈淮則更主張長青集團放到非洲,特別是東非地區。澳洲對勞務輸入的限制極為嚴格,非洲才是中國企業輸出勞務的天堂——而中國素質高、價格低廉的勞務資源,就目前來說才是真正的金礦。
梅鋼在倫敦整體上市,靠融得三十億的資金以及部分銀行貸款,用於新浦鋼鐵二期工程的建設已經是足夠,而每年近二十億的利潤積累下來不急於分紅,現在就有能力與長青集團一起,進軍海外鐵礦市場。
淮西市雖然眼下有超過三百億噸的煤炭探明儲量,但開採有難有易,成本有高有低,根據省及淮西市的規劃,未來淮西市煤炭年開採總量達到一億兩千萬噸左右,就會限制進一步的增長。
資源的有序開採就要避免地區資源過早枯竭。
經過這幾年的發展,淮西市煤炭年開採量已經突破六千萬噸,淮煤就佔了近一半。即使淮煤未來在淮西煤炭採掘工業裡所佔比例不降低,實際發展潛力也是有限。
淮煤要有更大的發展,遲早要從淮西走出去的。
到其他省份、到海外開採煤炭以及其他礦產資源,是淮煤發揮自身優勢所適合走的道路。
故而這次省鋼改制,西嶺鐵礦這個雞肋,沈淮還是希望淮煤與梅鋼、長青集團一起接手,才能發揮更大的優勢;淮煤未來要發展成綜合型的大型礦產集團,而不僅僅侷限於煤炭上。
這麼一來,不管融信那邊是視西嶺鐵礦為雞肋也好,還是有著以退為進的算計,沈淮都不去跟他們打什麼啞謎,直接由淮煤、梅鋼、長青集團三家將西嶺鐵礦承接下來,即使西嶺鐵礦還存在種種問題,也可以在發展過程當中進行化解。
第一千零二十章 不當阻力
零一年國內鐵礦石每噸不到兩百元。
西嶺鐵礦儲量有限,未來在採掘量沒有大幅增漲的潛力,甚至還會因為環境的因素,年採掘量要控制一百五十萬噸左右。
故而把採掘、粉碎、選礦等過程加上,最終向鋼企出售鐵‘jing’粉,西嶺鐵礦一年所創造的總產值也不過在三億元左右。
就這麼一個發展空間狹窄、潛力有限的產業,卻要養活兩萬兩三千名職工,包袱之重,也就可想而知。
就融信而言,一定要接手西嶺鐵礦也無不可,但他們寧可掏數億資金淘換採掘、選礦裝置,也要將嚴重冗剩的職工清退掉。
只是要在西嶺礦區一次‘xing’清退兩萬職工,難度之大也是叫人望而生畏;同時清退費用也不會太低。
省鋼的這次全面改制,ri資方富士制鐵也參與進來。
就富士制鐵而言,也不想在中國觸及太敏感的社會問題,故而也不會沾手西嶺鐵礦這個沉重的包袱。
多次談判,到六月下旬改制方案才最終確定下來,由融信集團、淮海國資、富士制鐵三方共同發起成立融信鋼鐵聯合股份有限公司,接受省鋼上市公司、新津鋼鐵、梅溪富士制鐵合資鋼廠、石‘門’鋼鐵的鍊鋼業務及資產。
融信鋼鐵組建後,鍊鋼總產能將達到六百五十萬噸,淮海國資代表省政fu持有融信鋼鐵29%的股份,富士制鐵持有融信鋼鐵20%的股份,其餘51%的股份歸融信集團持有。
不提計經系與胡系、省鋼與梅鋼之間的競爭跟恩怨,融信鋼鐵整合成立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