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同樣會透過。
如果僅僅是因為自己的懷疑,而把這麼一份天大的政績給推出門外,葉利欽自己都會覺得自己是個蠢貨!於是,在想不出這事兒對於蘇聯有什麼不利的條件下,葉利欽打定了主意,必須要把這事兒,放到自己的手中來完成。送上門的政績,不要白不要,不要是蠢貨!
葉利欽想到這裡,輕咳了一下,然後正色說到:“這件事情,我原則上同意了!並且,只要這些條件沒有根本性的改變,我願意推動這事情的進展,並努力把這事兒當成我的一件大事來辦理!”
聽到葉利欽這話,劉東原本還有些忐忑的心理,一下就放鬆了。葉利欽啊葉利欽,你終於掉坑裡了!真不容易。
第二百一十七章 細節
(ps:上架也好幾天了,蒹葭上架後的成績現在也差不多看出來了。真心不太理想,資料太蛋碎了。可能是之前的低谷讓大家對蒹葭的文不太滿意,但現在蒹葭也算是有了很大的改正。真心希望各位看書的兄弟們,能夠支援一下蒹葭這本書,訂閱一下,多謝了。)
在官方語言上,原則上同意了的意思就是已經同意。並且,葉利欽還承諾,只要劉東不繼續壓價,保持現有的水平,那他就會毫不猶豫的推動這件事情。有了葉利欽這個承諾,劉東算是徹底的放心了。
本來這件事情其實並不需要這麼麻煩。就如葉利欽之前所想的那樣,即便是換個級別稍微低一些的人,一樣的可以辦成這件事情。畢竟,這樣的事情也算是有先例,只不過更改了一下援助的物件,對於他們來說,不是一件特別困難的事情。
但劉東為什麼偏偏要葉利欽來操作這件事情?那是因為他想要把這件事情辦成鐵的事實。的確,換一個級別低一些的人,同樣能夠辦成這件事情,那樣劉東付出的代價還會少很多。
什麼樣的人需要什麼樣的價錢,這是國際通用的。葉利欽的級別高,他辦事的價錢自然就會高,其他的人級別低,辦事的價錢肯定就會低。
在劉東的計劃當中,如果由一個稍微低一些級別的人來辦理這事兒,事情辦成是毫無疑問的。但是,那畢竟不保險。因為蘇聯解體以後,誰知道那個人到時候會怎麼樣?萬一在那動盪的歲月裡面失去了自己的權利,俄羅斯方面想要毀約,就會很輕鬆,因為這邊沒有相關的人員來保證劉東的利益。
但葉利欽不同,劉東知道他將會走上高位,並且權利還會進一步擴大。這樣的人絕對能夠保持劉東在蘇聯,也就是後世的俄羅斯的利益。其他人可就不敢打這個包票了,那幾年的俄羅斯,政治次序可是相當混亂,劉東現在叫周青富結交的那些人,誰知道以後是否能夠熬過這一劫?
和那些人合作,並不保險。與其這樣,還不如直接搭上葉利欽這艘大船,風浪再大,也有他頂著。只要劉東能夠保持利益關係,那就不用為這事兒操心。正是因為這樣,劉東是寧願花費大價錢,也得把葉利欽給拖下水。
而且,這事兒要是辦成了,對於葉利欽也算是一個不小的政績,雖然劉東一個公司能夠挖的人僅僅是少數,頂天了最多能夠有幾千人,那就已經快要撐死劉東了。相對於那茫茫的失業人才群來說,僅僅是一個小得不能再小的數字。
政治上的問題不能從經濟上來看待,別看劉東僅僅是能夠給予那麼小一群人利益,但這東西已經能夠算是一個新的模式。只要是模式的東西,並且能夠得到透過認可,那就可以打造成一個樣板。一個新的樣板能夠帶來的政治利益,就算是葉利欽這樣的人也是一筆不小的收穫。劉東和葉利欽雙方都能看出這點的好處,這才是合作的真正基礎。
劉東和葉利欽談到這裡的時候,時間早就過了一個小時。但葉利欽的秘書卻是一個很有眼色的人,他知道葉利欽現在和劉東談的事情,有著非常大的利益。所以,他根本就沒有提醒葉利欽,讓他注意一下時間,反而在外面不斷的打電話,幫助葉利欽推脫其他的事情。這樣機靈的人,也難怪能夠成為葉利欽的秘書。
看到大體的東西已經談得差不多了,葉利欽就開始考慮那劉東捐贈一億美金的問題。之前就說過,一億美金,就算是對於葉利欽來說,也不是一個小數目。這還是因為蘇聯家大業大,儘管現在不怎麼景氣,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富裕過的人,多少是有些氣度的。
要這一億美金劉東捐贈給國內,那受到的禮遇還要更加誇張。那個時候,就不會是像葉利欽這樣的副國級領導接見了,而是正國級的那些中政常委接見了。可惜,這錢劉東也花得肉疼,要不是因為蘇聯這邊實在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