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2部分

不行。不是每一個國家的裝置,都像日本人做的那樣精細。各有各的特點,但技術實力並不會差多少。要環亞特鋼全都是這樣的裝置,宋書記都在懷疑,鐵都鋼鐵有沒有這麼多的蘇聯原產裝置。

這樣的想法,還僅僅是那些外行們的想法。俗話說,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市常委這邊的人沒有幾個是內行,並不代表大眾那邊也沒有內行。別人本就是為了考察一下劉東環亞特鋼的產量到底能不能夠供應大眾的需要,自然會帶來這方面的專家來評估這些東西。

所以,大眾的專家們是越看越興奮,然後用德語快速的和路易斯說些什麼。雖然市委這邊也是準備了翻譯,但那個翻譯僅僅只能算是普通翻譯。要是日常的對話,他肯定能翻譯得很完美。但大眾那些專家們說的話,很多都是專業名詞。

而這些名詞,那個翻譯是一個都聽不懂。所以,他給鐵都市常委班子領導們翻譯的時候,就結結巴巴,根本就翻譯不出來。弄得那個年輕的翻譯,腦門上的冷汗是一個勁的冒,不知道怎麼辦才好。他也算是第一次參加如此重要的活動,所以要是翻譯不好,以後肯定得坐冷板凳,再也沒有出頭之日。

還好,他不會翻譯,不代表劉東這邊的人不會翻譯。要說到專業,劉東環亞特鋼的這些人肯定要比市常委那邊的翻譯專業。既然公司都是做這一行的,那公司的翻譯就肯定得了解這一行的專業詞彙,要不然,以後公司去國外拓展業務,語言不通,損失就大了。

有了劉東這邊的翻譯,市常委那邊的人也終於知道了那些德國人到底在說些什麼。但那些德國人越說,市常委班子的人就越吃驚。

雖然在劉東開始在鐵都建廠的時候,劉東就說過,他這邊的機械全是國際個比較先進的裝置。但那些常委班子的人,並不是十分相信。

你想想,就算是鐵都鋼鐵,也都不敢說他們的裝置是國際先進水平的東西,就更何況是個民營企業。這年月的民營企業,誰不知道他們的技術實力完全無法和國企媲美?即便是劉東這個民營企業,是上面特批的,關係相當深厚。

但固有的思維,讓常委班子裡的人依舊不怎麼相信。劉東這樣說,他們也就當劉東是在往自己臉上貼金。國際先進的東西,是那麼好弄到的麼?國企都弄不回來,就更別說你一個私人企業。就算是知道劉家在京城弄出個什麼技術聯盟的宋書記,也不過是認為劉家在京城的實力很大,弄出這麼個東西來,也不足為奇,那是因為有背景。

但是當他們聽到那些德國人也這樣說的時候,才知道劉東之前的話並沒有胡說,而是事實。他們的機械裝置還真就是國際先進水平。

這個也不怪宋書記他們的訊息落後,實在是這東西並不是他們所管轄的範疇之內。自己的事情都還有一大堆,哪裡還顧得上其他的東西。雖然鐵都的鋼鐵行業發達,但最大的一個鋼鐵行業鐵都鋼鐵卻屬於國企,和地方上沒有隸屬關係。地方上最多就能管管地方,而對這樣的中央直屬企業沒有管轄權。

就好似鐵都鋼鐵這樣的企業,其實就相當於一個小型的市委班子。他們有自己的發電廠,有自己的學校,有自己的公安局,還有自己的一套法律法規。

所以,別看鐵都鋼鐵是在鐵都,但他們卻有自己的一套管理班子,和市委這邊的聯絡,真心不大。而且鐵都鋼鐵的黨委書記,級別並不比宋書記的級別低,他要不想和宋書記說一些東西,宋書記不知道實在是太正常不過了。

就連那個什麼技術聯盟,宋書記也是從其他的渠道聽到的,而不是從鐵都鋼鐵這邊知道的訊息。所以,要說到對於環亞特鋼的底蘊,宋書記僅僅知道劉東劉家的背景,而不知道劉東自身的能耐。這也就是他毫不在乎賈飛文去和環亞特鋼對抗的最重要的一個因數,劉家的背景是很大,但對地方的掌控力卻很小,他宋書記卻是地方上的實權副部,不賣劉家面子劉家又不能把他怎麼樣,反正他宋書記又不靠劉家吃飯。

而現在,當宋書記聽到了那些德國人的話之後,卻對劉家的手段感到一絲震撼。因為就連那些德國人,也對這些裝置讚歎不已,這些蘇聯貨,不是一般人能夠弄到的。而劉東能弄出這些東西,明顯的不單單是依靠劉家的勢力。

第一百六十章 猛料還不夠多

要說起蘇聯,對於資本主義國家來說,是很神秘的。蘇聯的一切,外界想要了解到具體情況,是相當不容易的事情。但是這一點,對於大眾來說,並不是很困難。

雖然聯邦德國在冷戰時期,是和蘇聯對抗的最前沿,壓力很大,但好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