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14部分

跑過來。要真那麼積極,早在劉東從蘇聯回來的時候就應該來了,要不是有事兒過來找他,至於拖到現在才來麼?所以,老爺子也就主動的開口詢問起來。

看到老爺子都那麼主動,劉東也就不敢再多繞圈子。對著老爺子開口說到:“我們公司這次不是在國內有大動作麼?之前在央視打廣告,是招收到了一大批骨幹,並且今後五年的時間裡面,我們公司都不用為人才的事情發愁。但是如果次次都像現在這樣倉促,對於公司來說,就不是什麼好事兒。尤其是科研方面,如果因為沒有新血加入,而導致公司專案停滯,那就太虧了。所以我們公司現在準備在國內搞產學研一體化。”

“產學研一體化?這是什麼東西?”劉東的想法總是層出不窮,老爺子大部分的精力都牽扯在政治上面,這個產學研什麼的東西,他是真不知道。雖然聽起來好像很耳熟,但因為國內現在並沒有多少這方面的動作,再加上老爺子和這樣的事情關係實在不大,所以,就算老爺子身居高位,對於這什麼產學研的,也並不瞭解。

看到老爺子對於自己的提法不是很瞭解,劉東也就不得不開始解釋起什麼叫產學研。對於產學研這個東西來說,劉東也能算得上是半個專家。

畢竟,前世他也是搞研究出生,而那個時代,和企業合作,和學校合作的事情並不少。雖然在國內的產學研事業,一直走在歧路上面,並且發展得並不是特別良好。但對於劉東這樣深層次接觸過的人來說,想要給老爺子講講課,那實在是太容易不過的事情了。

產學研合作教育就是充分利用學校與企業、科研單位等多種不同教學環境和教學資源以及在人才培養方面的各自優勢,把以課堂傳授知識為主的學校教育與直接獲取實際經驗、實踐能力為主的生產、科研實踐有機結合的教育形式。

如果再說得直白一些,那就是企業發課題,然後讓學校的人在科研所的帶領下,參與到研究當中。這樣以來,企業可以利用課題突破技術難關,而學校的那些參與者也能在這樣的研究當中學習到更多接近於社會的知識,而不再是僅僅看課本,而變得紙上談兵。

而企業發課題給研究院研究,當然不會什麼都不給。畢竟,這些課題研究出來,他們是要拿出去賺錢的。在按勞分配的原理下,那些研究院自然能夠得到相應的報酬。而有了報酬的研究院,也可以以這些報酬為契機,發展自己需要研究的東西,保持技術上的領先優勢。

給研究院發課題,也讓企業在自身科研能力不足的情況下,能夠佔據更多的科技力量。科技是第一生產力,這句話可不僅僅是說說,在後世,一家企業如何能在市場上生存,這就是關鍵。

管理別人能夠學習,你的發展路線別人也能學習,甚至於資金方面,別人也可以比你更加雄厚,在這樣的情況下,如何保持自己公司的優勢,那就必須涉及到核心競爭力。

什麼叫核心競爭力,要是搞這方面的專家,可以牽扯到無數的話題,從企業管理標準,說到企業的公司文化,還能說到一些不為人知的底蘊。但在劉東這個過來人眼中,真正的核心競爭力,上面那一堆的東西,都是扯淡。

只要能讓別人透過模仿完成的東西,都不能算是核心競爭力。即便是這個模仿的難度再難,那也不能算是完全不能模仿。對於一個企業來說,別人絕對不能模仿的東西,也不能繞開的東西,才算是真正的核心競爭力。

而現代社會當中,什麼東西才能算得上是別人不能模仿的東西?除了自己擁有的專利之外,別的都是浮雲。

比爾大叔為什麼能夠靠著微軟混得全世界都聞名?那不就是因為視窗系統麼?這個東西,誰能模仿?即便是技術實力能夠完全的滿足標準,但別人能夠進入這個行業麼?絕對不能,別人視窗系統,那是有專利的。

你自己搞一個出來玩玩,比爾大叔絕對不會和你說什麼,可能還會讚美你的才華。但如果你想把自己的東西拿去商業化,比爾大叔就得找你麻煩了。無數怎麼繞也繞不開的專利陷阱,你要真想觸碰這個地雷,那除了能夠粉身碎骨之外,沒有第二條路可以走。

所以,如何能夠在以後的市場浪潮當中,把握住自己公司的發展方向,就是劉東需要考慮的問題。而企業的競爭力就在於專利的控制上面,擁有越多的專利,在以後的市場當中就會活得更加滋潤。

雖然目前來說,環亞研究所擁有的技術力量並不少,而且專利在那些培養的科學家手上,也弄出來不少。但這點,還遠遠不夠,相比起全世界這麼大的一個市場,劉東弄出來的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