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3部分

比皆是,但要讓劉東放心的,好像除了陳志豪,別人也不行。

除了陳志豪和林家兄弟必須要在香港待著,陳潔也不能回去。雖然她現在十分想念家人,但香港這邊金融方面的學習還沒有結束,更何況現在金融行業正在激烈的戰鬥著,這麼好的機會要是錯過了,那絕對是巨大的損失。所以,陳潔也不能回去。

作為劉東情報方面的專用人才,黃三水在香港能接觸到的資訊,遠遠不是大陸可以比擬的,他也不能回去。所以,劉東數來數去,居然發現,能回去的人除了他之外,好像沒有別人了。要知道,吳一平現在都還在日本待著呢,香港的人都不能動,日本那邊的人就更加不能動了。為了源源不斷的人才,吳一平還得在那坐鎮。

這個時候劉東才發現,公司快速發展雖然是好事兒,但太快的發展,人才方面的進度就有些跟不上了。就猶如後世電影裡面說的那樣,二十一世紀什麼最重要,人才。劉東現在就不得不面對著這樣的困局,原本覺得差不多剛剛好的人才,現在卻是一點都不夠用。

別說香港這邊,就是日本方面,吳一平最近的工作量也是大大的增加了,但因為那邊公司現在僅僅只有他一個能夠拍板的人,所以,即便是再累,他也沒辦法把某些工作交給別人。

美國那邊,劉東倒是知道陳志豪用獵頭公司弄到了一個人才,叫什麼邁克的。但那邊也是剛剛脫貧。還遠遠達不到能夠把人才輸送出來的地步,現在,要回國了,扳著手指頭的劉東才發現,回國後居然沒有專業的運營團隊,這還真是一件要命的事情。

劉東不是沒打過國內那些人才的主意,但想想還是隻有算了。這年月,培養出一個大學生,就像是熊貓寶寶一樣稀有,別說國企這些單位搶著,就是部委、地方,這些大學生也是香餑餑,實力差點的單位和機關,都弄不到一個名額。他劉東還是個私企老闆,憑什麼能弄到這些熊貓寶寶?

別說國家同意不同意,就是那些大學生們,估計也看不上劉二哥這私人企業。所以,在國內弄人才的事情,還是隻有先放下,這個時代,可不是後世那樣,本科不如狗,博士遍地走的年月。再說了,就算那些大學生願意到劉東的公司來,劉東還未必能看得上這些寶寶,要工作經驗沒經驗,要能力也不一定有能力。非得培養個好幾年,才能說是剛剛合用。

劉東現在不缺錢,但最缺的卻是時間。他哪裡有空來培養大學生的工作能力?所以,國內的人才也就只有先放下這個念頭,必須要放眼國際。

美國歐洲什麼的,那個離劉東還是太遠,他的手也沒那麼長。所以,最實際的還是要在香港本地取材。香港地雖少,但高素質的人才卻不少,在香港的大學當中,每年都會培養出很多人才,雖然劉東對於應屆大學生無愛,但在香港,想要找些能撐得起場面的人才,也不是那麼困難。

劉二哥現在,啥都缺,但就是不缺錢。既然不缺錢,在香港這個金錢社會,想要找到令自己滿意的人才,也不是那麼費勁。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劉東就不信,他開出大價錢,就沒有人肯上他這條船。

為了之後能在國內馬上就把架子搭起來,劉東這段時間也在忙活。底層的和中間結構的那些人才在香港的確是非常容易找到,但是,要想找一個合適的,能夠獨擋一面的人才,在香港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

好的人才都被那些企業用著呢,劉東雖然有錢,但充其量僅僅算是個暴發戶,雖然他這個暴發戶的確是很有錢,但是在香港卻沒有多少底蘊,想要從那些大公司把這樣的人才挖過來,困難還是蠻大的。

但好在劉東這一年來,在香港也算是有些關係,和渣打銀行,太古商行這些高層都有著良好的關係,劉東需要找一個總經理的事情,也在他們的照顧下,在一些圈子裡流傳。

尤其是太古商行,橫跨好幾個業務範疇,他們的實力很強勁。但他們手頭也沒有劉東需要的工業人才,所以,他們也只有幫劉東宣傳一下。

忙活了半個多月,劉東才在獵頭那裡,找到了一個合適的人才。

這個人叫樊以君,之前在香港一家裝置製造廠做總經理。對於工廠的管理經驗很豐富,而且瞭解國際市場變化,對於公司的發展思路也是很明確的。這樣的人才,剛好就是劉東需要的,所以,劉東毫不猶豫的就簽下了他。

終於,在八五年的元旦,劉東把工廠的管理人員都弄好了一個框架,剩下的,就是下面的員工。這些人,回國招聘才是最合算的。

人員弄好了,裝置也需要準備。劉東最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