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候,陳志豪已經完全明白了劉東的意思。對於劉東這個策略,他也是相當的贊同。這就像給那些日本人拿了一塊沾滿慢性毒藥的肥肉,那些日本人如果僅僅是聞到了肥肉的香味,而忽略了那毒藥,最終結果,那就只能是滅亡!
而且,推動日本人滅亡的還是他們自己。劉東僅僅是起到一個推波助瀾的作用,到時候就算日本人要找人算帳,也算不到劉東的頭上。
第八十章 小小算盤
(第三章,終於出來了,蒹葭說到做到,昨天欠的章節已經補上。打完收工,實在是累死了。)
要說起陰謀詭計,劉東還真不是什麼大行家。前世他就是一個單純的學校教授,哪裡會這些花招。這吩咐陳志豪做事的手段,其實創意也是來源於後世的山姆大叔。
劉東前世雖然級別不高,但好歹是正宗的紅色子弟,這類的資料他要想看,還是可以看到的。正好他是學工業的,對於日本工業那幾年衰敗下去的原因也知道一些。
所以,活學活用,正好把這方法用在日本人身上。反正就算劉東不用,美國人也會用。劉東現在的能力相對於日本和美國這兩個龐然大物來說,根本就微不足道。在大勢面前,能起到的作用也十分渺小。
但這次,劉東和美國人的目的是相同的,就是要把日本人的元氣搞傷。所以,他這麼做,也在間接的幫助美國人。當然了,劉東不是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人。所以,在幫助美國人的同時,也肯定是要收些利息。
就比如說日本的人才。對於日本人的人才,美國人不怎麼看得上眼。要說起教育來,美國人的教育比起日本人的教育還要有水平,所以,除非那些頂尖人才美國人很看重,一般的人才,他們倒是沒有什麼想法。但劉東不一樣,他現在就缺人才。
美國人看不上,不代表他看不上,要是把那些日本工業企業都弄到房地產行業去,他能夠獲得的人才就更多了。用日本人培養的人才來發展自己的事業,那是一件美妙的事情。
只要那些日本工業界的人忍受不住房地產帶來的鉅額利益,那劉東就算是成功了。大家一起賺錢,先和平共處。等到日本房產行業快要崩潰的時候,劉東就及時抽手,然後剩下一片爛攤子還給日本人,到時候劉東就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反正那些房地產也不是在國內的產業,日本人受到什麼樣的打擊,就不關劉東什麼事情了。這樣能夠坑日本人一筆的事情,劉東是最喜歡做的了。想當年老爺子弄的兵工廠,可沒少被日本人給摧毀。劉東現在所做的事情,也能給自家老爺子出一口惡氣。想必老爺子知道後,還會誇獎他。
別看現在什麼兩國友好,但到了高層,就像劉老爺子這樣老一輩打過抗戰的人,對日本人的好感那是相當有限。劉東只要沒有被日本人當場抓到什麼把柄,就絕對不會有任何的問題。
要拉那些工業界的人去做房地產,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這些能做工業的企業,在日本都是相當有實力的企業。前文就有說過,什麼行業投入大,付出多,除了工業還真沒有別的行業能夠比得上。
就像工業的脊樑鋼鐵行業,對於這個行業,一千億的專案不嫌多,一百億的專案也不嫌少,你最少也要得有個幾十億,才能把鋼鐵企業給弄出來。這鋼鐵行業,完全就是一個吞金獸。雖然回報也很大,但那個投入也是足夠讓大多數人頭疼的了。
而鋼鐵企業,僅僅是工業的其中一個產業。由此推論,在工業界混的企業,得有多大的實力。要把這些人拉上去做房地產,馬上就能把房地產行業給整體炒起來。那樣,劉東回籠資金的速度就能更為迅速。賺得的利益也就更多。
有這麼多好處,劉東當然得把那些對頭給拉進來。至於房地產行業崩潰後,那些企業還能不能再次爬起來,那就不管劉東的事兒了。俗話說:死道友不死貧道。劉東和那些企業連道友的情誼都沒有,那就更不用管他們的死活了。
不但如此,還可以乘著那些企業陷入混亂的時候,再抄一次他們的老底,弄得他們傷上加傷,欲仙欲死。
這麼美妙的事情,劉東又怎麼能不積極去做?
現在那筆合約已經脫手,劉東的資金也都收回來了。圈地的事情那是宜早不宜遲,只要資金到位了,那就馬上要開始工作起來。
經過上一次在香港的招聘,劉東公司現在也算是人才濟濟。陳志豪再去日本,也不用像上次一樣。在香港公司都拉不了幾個人走,最後還得去日本找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