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走下去,這條路,不好走啊。在機工部還好一些,要是下到基層去,我是真的要抓瞎了。”
(今天駕照倒杆考試,差點沒過,想起來還心有餘悸。奶奶的,真不知道考場那些考試車,怎麼就能過年檢。離合居然是油門離合的混合體,而且手剎也沒看到,就連那個門,都還需要專業人員開啟,一般人還玩不了那高科技。)
第一百零一章 商業考察團
劉輝那個抓瞎的想法,並不只有他一個人。說實話,對於基層,別說劉輝這樣的三代,就是二代劉勝利他們,都做得不夠好。因為劉家的人,升遷一直都是在國家部委裡面,別說基層的鄉鎮,就是地級市,劉家的人也沒有下去過。
這樣的情況以前來說,並不怎麼致命。但以後,就不行了。到了高層,沒有基層的工作經驗,基本上就上不去。十年之後,在中政局的每一個人,都有著基層的工作經歷。
而這個,現在來講,就是劉家人的硬傷。老爺子現在固然是副國級的領導,但那是在特定時期的特定事件,就是這個副國級,也是算在二線的,真正的權利並不比那些一線的人強。而現在劉東的大伯雖然是上了正部級,但要想跨越那條線,已經非常的艱難了。
所以,劉家要想在國內政治方面保持這種影響力,就必須要有人下基層。二代們的事業是已經定型了,所以想要下去也很不容易。因為按照他們這樣的級別來說,就算下去,也是省部級的,處級廳級這個階段,是已經丟失了的。
好在現在劉家的三代們的級別並不高,下去也能真正的下到底層去,這樣對於履歷的豐富有著很重要的影響。但就是因為二代們沒有這方面的經歷,所以劉家的三代就算是想要取經也沒有物件,間接的有礙於基層的工作發展。
這個問題,在劉東重生的時候就已經發現了,但在當時,就算說出來也沒有任何的用處,因為劉家的嫡系二代,已經走到了高位,說出來也沒有任何的意義。而他們的升遷,雖然也有過下基層,但那所謂的基層僅僅是機工部內部的那些部門基層,地方上基本就沒有經歷過。
這也算是劉家的一個薄弱環節,好在現在老爺子聽取了劉東的意見,把劉家的勢力慢慢的挪出了機工部,然後三代頂頭的那幾個人,都已經下去了。而劉輝,還要在部委裡面熬一下資歷,等到他上了正處,就應該會下放了。
那天晚上之後,劉輝和許浩算是徹底的鬧翻了。許浩在面對強勢起來的劉輝,也沒有任何的優勢。不但沒有優勢,而且他還要向劉東道歉。那天晚上他回去,原原本本的把自己怎麼得罪劉東的事情告訴了他老子,他老子當時就給了他兩巴掌,說他不識好歹,後面,還帶著許浩給劉東道歉。
雖然劉東並不想拿大,但是知道劉東厲害的許浩老爸,還是在京城飯店給劉東擺了一桌。由於劉東並不是體制裡面的人,這樣的道歉也就算過得去,這個過節也算是了了。
對於許浩這樣的紈絝,劉東並沒有放在心上。他這兩天的注意力放在了老爺子那裡。之前給老爺子說過要去蘇聯談談貿易的問題,老爺子也是真下了功夫去聯絡。而且對於劉東的提法,他在一些會議上也說了出來。
原本不怎麼感興趣的那些大佬們,聽到私人企業合作有那麼多好處後,也覺得,這私人企業摻合進來是個不錯的選擇。雖然他們之前也有想過這個問題,但限於他們所知道的那些私人企業條件不夠,也就沒有開放這個市場。
之前他們入眼的那些私人企業,要麼就是港商,或者東南亞的那些華商,雖然資本是夠了,但卻不是那麼容易讓他們放心。最主要的就是,政治因素。但如果是劉東的企業,那政治方面的因素可以忽略不計。
劉東好歹是根正苗紅,有些國家不方便出面的事情,要是交給劉東來處理,是比較讓人放心的。而且,劉東也有那樣的資本來運作一些事情。雖然老爺子並沒有把劉東所有的老底都給翻出來,但也介紹了一部分。
而就是這麼一部分的資產,也讓哪些原本想要看劉東笑話的人閉上了嘴巴。兩年前哪些人還說,劉東貿然持有那麼多外資,害怕他不會打理。但兩年後,劉東卻用事實甩了他們一記響亮的耳光。不然資金沒有虧損,還進入了良性迴圈,並且還在國際金融市場上面,有了很大的斬獲。
這樣的成績,他們自己也不敢拍著胸脯保證自己能夠完成。
現在劉東自己提出和蘇聯貿易的事情,對於國內來說,也是一件好事。雖然國內和蘇聯的關係開始解凍,但由於多年沒有聯絡,蘇聯現在具體的情況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