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只有幾百人,衝過去,用你們的刀劍刺穿他們的身體,我們就能獲得勝利!”
“幾百人?說的輕鬆,那可是幾百杆連射火槍,還帶有一挺大號的自動連射機槍!”
聽到軍官的呼號後,僕從軍士兵心中不約而同的咒罵道。
當然,他們只敢在心裡謾罵一番,表面上仍然表現出一份恭順的模樣,慢慢向前挪動著,奧斯曼人的軍法懲戒力度非常嚴厲,特別是對待僕從軍,動不動就是殺頭的軍規,這些士兵可不敢違逆。
連射火槍是歐洲與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民間對漢陽造和98k步槍的稱呼,士兵和平民是分不清漢陽造步槍和98k步槍區別的,所以將其稱之為連射火槍。
米尼步槍因為無法像後膛槍那般可以連續拉栓擊發,倒是保留了原本的稱呼,被叫做米尼火槍。
土著士兵和平民更喜歡將步槍叫做火槍,這與時代的侷限性有關,社會發展是跟不上太平軍層出不窮新式武器進步的。
屠戮完奴隸兵後,僕從軍理所當然的被頂在了第一線,然而,在太平軍的98k步槍排射和馬克沁重機槍掃射下,僕從軍的表現並沒有比奴隸兵出眾多少。
同樣的叢集衝鋒,人海浪潮,然後前排的人群在排槍和馬克沁重機槍的掃射下,爆出一串串血花,短短一分鐘時間,死傷就超過了一千人!
不出意外的,僕從軍也崩潰了……
後面的奧斯曼舊軍軍頭們臉色難堪的看著僕從軍連敵人的面都沒碰到就潰退回來,頭一次對自己數萬人進攻數百人能取勝的信念產生了動搖。
不過,僕從軍終歸跟奴隸兵身份不同,作為督戰隊的舊軍沒敢敞開來屠殺潰退回來的僕從軍,而是將他們重新收攏起來。
在奧斯曼軍隊中,奴隸兵不是人,但僕從軍好歹算個人……
屠殺僕從軍容易,但名聲一傳出去,奧斯曼人再想拉出來這麼多僕從軍,就沒人加入了。
僕從軍表面上的番號,是‘正規軍’編制,只是前面加上了某某地區或城市守備團和守備營的稱呼,以便於跟奧斯曼舊軍新軍區分開。
至於奴隸兵,連番號都沒有,只是作為各個部隊下屬的炮灰和苦力。
首輪進攻被打退後,奧斯曼舊軍沒有繼續進攻,那些奧斯曼軍頭們很清楚,以舊軍的德性,衝上去結果不會比僕從軍好多少,如果舊軍崩潰了,那僕從軍計程車兵會怎麼想?
更何況,舊軍是軍頭們立足的本錢,不拼命的情況下,很少派上前線跟太平軍正面對抗,他們也知道太平軍的火力驚人!
這正是舊軍軍頭們熱衷於擴編僕從軍,抓捕奴隸充當奴隸兵的原因。
對付太平軍,奧斯曼軍隊除了用人海攻勢外,根本毫無辦法!
只是,以往太平軍沒有馬克沁重機槍的時候,人海工事很好用,後膛槍再牛逼,開一槍也是需要拉栓的,打完5發子彈後,還需要裝填子彈。
但馬克沁重機槍不同,只要水冷箱裡的水沒用完,就可以用長長的彈鏈一直供應著連射,如果衝鋒的人海如同後來****盛行的小日本,或者是二戰中被類似主義洗腦的蘇聯士兵,衝破馬克沁重機槍的火力封鎖自然不是難事,只要人潮密度大於火力密度即可。
現在太平軍配屬的馬克沁重機槍不多,高於太平軍火力密度不算困難,這數萬奧斯曼土耳其軍隊,理論上只要付出幾千人的傷亡,就可以將幾百人的太平軍拉入肉搏刺刀戰,到了那時候,太平軍悍不畏死也必敗無疑。
雙拳難敵四手啊!
奧斯曼軍隊多出來的可不止‘四手’!
理論永遠都是理論,人都是惜命的,奴隸兵和僕從軍要是不怕死的話,怎麼可能被奧斯曼人打敗懾服?
所以,太平軍需要做的只是短時間內掃倒一大片敵人,奧斯曼軍隊必然崩潰!
事實也的確是這樣的。
可是,聚集在一起人數數萬的奧斯曼軍隊,可不甘心白費功夫,他們還指望消滅這夥太平軍,那道連射火槍甚至是馬克沁重機槍發一筆橫財呢!
只要繳獲一挺完好無損的馬克沁重機槍,這些軍頭們就能大賺一筆,加上幾百杆連射火槍,他們即便立馬退役也足夠當一輩子17世紀土豪了。
這才是這群奧斯曼軍隊進攻太平軍的源動力!
被收攏回來的奧斯曼僕從軍以及裝死裝不下去的奴隸兵,被重新整編,砍了幾十顆中低層軍官腦袋後,再次準備發起進攻。
僕從軍裡的軍官都是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