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位即將卸任但是仍舊在為下一屆競選做準備的卡林頓總統也無暇分身來關注這個事情。
但是在美國國內的一些著名高校中,教授們已經開始發現了其中不對勁的地方,但是他們卻無力阻止,不得不說這是一個不幸,因為在七月的某一天,人們終於發現他們該做什麼了。
這天早上,股市剛剛開盤不久,人們便怪異地發現連續漲停了數個月的科技股竟然出現了下跌的情況,而在不久後,卡林頓政府便猶如吃多了處方藥一般,竟然宣佈要對微軟公司進行壟斷性處罰。
隨後幾個聯合機構開始宣佈政府的措施僅僅是針對當前市場上微軟公司存在的壟斷性進行處罰而不是針對科技公司。但是那些精明的投資家們卻猶豫了,正是這一次猶豫讓他們在原本嚴密而且實力龐大的金融圈子中開啟了一道缺口。
張真一等待的就是這一次小小的停頓。
正當美國人遲疑時。遠在英國的張真一卻正出於焦慮緊張的狀態,能不能成功就看這幾天的手段了,美國人總是高估自己的金融體系的安全性和穩定性,過了這麼多年,他們哪裡經歷過猶如九十年代的亞洲金融危機那般的風暴。
“你們把手中買進的所有股份全部拋售出去,美國政府如果不救市的話那我們就一次性成功,無非就是少賺錢,如果他們敢救市。那麼最後恐怕死的就不止是他們了。”
張真一的話猶如開啟了潘多拉的魔盒,僅僅是在片刻過後,遠在倫敦的交易指令便透過無數的中端程式作用到了納斯達克的交易大廳裡,隨即全美的交易市場都開始出現令人恐怖的一幕。
由於張真一整整為這次的行動集中了超過三千億美金的龐大資金,而且這件事情非常隱秘,之前資金到位時,中國政府和張真一聯合成立的微世銀行公佈資金已經到位。這其實是放了一個大煙幕彈。
張真一極為隱秘地跟政府達成的協議外界根本就不知道,其實那一筆錢是由政府從國庫中直接調動的資金,而憑證就是銀行的歸屬權,也就是說如果張真一的投資行動不成功,那麼銀行和旗下的企業就歸國家所有,如果成功。那麼張真一將擁有的就不止這些了,那將是一個世界。
不管是國內的媒體還是國外的媒體,都不會想到張真一名下的資金其實已經流入了美國的交易市場,不管是之前的對微世集團的整合,還是收購蘇格蘭皇家銀行的股份以及在英國併購芙蓉國際集團的舉動。都讓外界錯以為張真一的資金已經進行了第二輪的投資。
結合之前中國政府和皖南市政府跟張氏家族對外公佈的協議,微世銀行的財務公開報道等等情況。竟然將全世界都蒙進了鼓中。
不過他們猜測的情況倒是不假,張真一卻是在進行第二輪投資,但是投資的卻是金融市場,而不是所謂的第二輪實業,事實上不錯,微世集團才是張真一真正能夠站起來的資本,但是前提是他掌握了下一次世界金融的走向,更可怕的是,他為了這一次小小地坐收一下洛克菲勒家族以及摩根家族跟美國政府之間爭鬥的漁翁之利,可以說是準備了好幾年。
張真一早在一開始就在私底下買進了超過千億美金的股份,包括美國各大科技公司甚至是一些在他印象中剛剛上市但是不久就要凋零的高科技尤其是集中在電子計算機、網路等領域的企業。
其實原本的時空中,這次美國的科技泡沫其實實質性的打擊並不是這麼誇張,儘管後來的統計資料顯示在這次網路泡沫中蒸發了超過五萬億元美金的市值,但是這些東西原本就是虛擬的,而不是實質性的產值,所以儘管有超過百分之五十的公司和企業倒閉,但是剩下的卻在後來的十年間填補甚至超越了這個損失。
其實對於整個美國市場來講,張真一的資金進去簡直就是滄海一粟,雖然有些誇張,但是從總體上來講,影響並不大,但是壞就壞在美國內部出現了內奸。
那群操盤手整整兩天都在拋售股份,一開始下滑得態勢並不明顯,但是隨著第二天還在下滑的趨勢一出現,立馬就有人忍不住了,大批的人開始拋售,不過很快美國政府便意識到了這個情況,第一時間內就在澄清政府的舉措以及讓金融機構開始救市。
虛假的金融財富總是能夠讓人產生一股慾望,尤其是過大的自信就會導致自戀,美國政府尤其是急需一些東西來證明自己能力的卡林頓,不得不開始鼓吹股市的繁榮和美國經濟。
很快股市便轉換了風向,原本下滑的趨勢再次回暖,緊接著急需開始上揚,暴雨的前奏就如同是人們只知道黎明前的黑夜而不知道黑夜即將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