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和科學,被徹底基督化終究是早晚的事情,可現在的情況不容樂觀。
“部長先生,中國政府不但對官員進行分類,還會對考試合格的官員進行培訓。只要不是技術官員,他們並不要知道太多科學知識。”衛理看了格雷戈裡一眼,不太滿意他的打斷,“……透過農會和土改,楊竟成清除了士紳在農村最後的權利,他完全控制了全國三億多農民。如果這只是經濟上和政治上的,那對於主的事業大有幫助,可死去的陶推出了新鄉村計劃,新鄉村計劃包含了宗教因素,更確切的說他們把佛教徒和道教徒都利用起來。
加入農會的農民,每個月都有兩天時間要去當地的寺廟集會,聽僧人和道士講經,這是基督徒和天主教徒無法做到的;而在為主禱告的時間,農會又有其他活動,使得他們陷於兩難選擇。這樣結果就是要入農會那就要放棄對主的信仰,而虔誠的教徒們,因不能參加農會,則不到農會會員所享受的待遇。比如,折價的農具、肥料、種子和貸款,還有更高價格出售的農產品和極為關鍵的種植指導。
中國的農民很貧窮,他們信仰主大多是為了獲得更好的生活,這也是中國傳教事業每年都要花費鉅額資金的原因,可當農會可以給農民更好生活的時候,他們就無情的拋棄了信仰。先生們,美國的在華利益不是美元,也不是特權,而是信仰,只有保護主的事業,中國才能在我們的期望下真正轉變成一個文明國家。”
“我們應該就此問題向中國政府抗議!”海軍部長丹尼爾斯很不耐煩政治會議變成宗教會議,但他卻不敢有什麼抱怨。因為他很明白,美國不是英國,英國的外交是以實利為中心,而美國的外交則以上帝為中心。
“無法抗議。”衛理早就想過這個問題,“這其實就像美國的大托拉斯橫掃中小型公司一樣,無數農民組織成農會,而農會就是一個大托拉斯,他們採購農業所需原料的成本遠低於非農會成員,而售出農產品則高於非農會成員,他們掌握著農產品加工工廠、運輸工具和銷售渠道,單個農民不可能親自將自己的農獲運抵城市,但農會可以。”
“那麼,我們只能請中國政府保護教民,給他們和農會一樣的待遇。”國務卿蘭辛看了沉默的總統一眼,提議說道。
“那麼中國政府將要求他們加入農會,而加入農會則等於放棄信仰。”衛理搖頭道。“我們曾經做過這樣的嘗試,但中國外交部和農業部認為這只是一種經濟行為,和政治以及宗教無關。比如,他們例舉說,中國的化學肥料工廠現在是由中國總農會控股,銷售給農會會員和非農會會員的出廠價格其實是一樣的,但是農會是直接購買,不存在經銷商,而非農會則存在;肥料運輸上,農會是自運而非農會是他運,這就造成了極大的價格差異。
肥料如此,農具、種子、銷售農產品等等也是如此,這確實是經濟問題。當然也包括政治問題,比如政府所給予的農業補貼和優惠全部都給予的農會,而不是教民。可教民的人數在中國實在太少,而且太分散,他們沒有辦法再政治上獲得力量。”
“愛德華,我需要你給我一份詳細的,關於中國傳教事業問題的報告。”威爾遜終於開口說話。上一次說服他轉變對華策略的好友豪斯上校現在正在歐洲,他此時忽然有些後悔那次倉促間變更了對華政策,使得中日之間走近。
只是理想和現實之間往往存在著很大的矛盾,從現實利益來說,中日聯合或者中國崛起都不符合美國的利益;而理想上,讓中國人廢除漢字、信仰基督才最符合美國價值觀,但,這兩者之間互相沖突。在楊竟成強勢的領導下,中國必定崛起,美國如果阻止,那主的事業一定受損;不阻止,則太平洋對岸將出現一個可怕的敵人,特別是中日之間趨向於結盟,這種融合不光是美國應該阻止,整個文明世界都要阻止。
威爾遜想到此,他又對蘭辛說道,“我還需要馬上見到賴斯先生' 注4:。你告訴他,事情關係到世界和平。”(未完待續。。)
ps: 注1:1900年11;2808萬人,1912年23。。5萬人,1949年70萬(官方),國基督教史略,p248;
注2:1870年36。9441萬人,1900年74。1562萬人,1915年為151。91萬人,1949年,270萬(官方)伯倫史學集,p325
注3:胡適,四十自述,《名家傳記》,新緣文學社編,1934年版,p107。
注4:英國駐美國大使。
辛卷 第十一章 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