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85部分

?”謝纘泰當下就想到了威爾遜的倡議,這個倡議一出,弱視民族就奉為圭臬,這也好在美國自己是個移民國家,沒有群居只有雜居,唯一的印第安人也殺的差不多了,算是抓住了其他國家的軟肋。

“差不多是這個意思。”楊銳道。“雖然英法因有諸多殖民地,打完仗就不會理威爾遜。可以後就不一定了。中亞那邊不管怎麼處理,先做拿下的準備。以後要自治就自治,要獨立就獨立……。”深深的吸了一口雪茄,楊銳考慮後再道:“還是讓他們獨立的好,那幾個汗國,拿下來很可能惹得滿身騷。”

總參以情報局、楊增新的所提供的資訊做了兩套方案,一是實行汗國自治,這基本和俄國治理中亞沒什麼兩樣;再一個則促使這些汗國獨立建國,建國方案也做了兩種,一是以希瓦和布哈拉汗國為模板,建立政教合一政體;再則是以中華為模板。建立世俗政體。

獨立建國方案好處是把伊斯蘭教徒隔離了,西域更為安全,這是楊銳喜歡的;可一隔離又把鐵路給隔沒了,通往波斯的鐵路怎麼走都要經過布哈拉汗國和土庫曼汗國,一旦兩國有變,那交通線立即被掐斷。諸人談論下來的補救措施不再是楊增新曾提過的,將阿富汗邊界通往波斯的這一長條土地佔下來,而是舍下取上,從巴爾喀什湖開始。一直往西到鹹海,再把鹹海到裡海緯線以南地區佔為己有。

這樣的結果便是國土南面與希瓦汗國、土庫曼汗國接壤,北面則與蘇聯接壤。不和布哈拉、阿富汗兩個國家有牽連,到波斯的鐵路正常情況下將順著原來穿過布哈拉汗國的那條。關係不融洽的話,則可繞路出西域往西,一直到鹹海再拐彎南下穿過土庫曼直抵波斯。

這是最壞的情況。好的情況則是:土庫曼對波斯而言相當於中國的東北,統治者的龍興之地。此地因為俄國侵佔才最終被放棄,現在有中國這個穆斯林守護者在北方巴爾喀什湖——鹹海——裡海一線擋住俄國人南下的步伐。那這片地方波斯十有**會將其收歸己有,若是這樣,中波便在裡海岸邊接壤了。

只是,舍下取上的方案已將中國放在風尖浪口:從霍爾果斯出西域現有邊境後,經巴爾喀什湖地區到裡海,這條路長有兩千公里;而寬,在鹹海北面最窄處,南北相距不到一百公里。就這麼一條如此狹長單薄的通道,蘇聯坦克軍一個小時就貫穿了。對此,總參強烈要求取‘下’,即穿越帕米爾高原,沿著阿富汗邊境、橫跨布哈拉汗國進入土庫曼,不過,運部和工部依然認為帕米爾高原上無法修通鐵路和管道,‘下’策是不可行的,唯有取‘上’策。

楊銳的觀點也是選‘上’策,這一來等於是將後世的哈薩克分成南北兩塊,中國土地是哈薩克的,和汗國沒有糾紛,而且這裡是草原,地廣人稀,把移民而來的俄國人趕走後,漢人可以移民到這一地區;二來這些地方本來就是要佔領的,現在的問題不過因為南面的汗國獨立,在鹹海北面縱深缺少而已,在鹹海以東或以西地區都不會這麼窘迫;三則是中國只要現在以戰促和,與蘇聯簽訂邊界協議,那越到以後失去的可能性就越小,中亞本是蘇聯解體後放棄的部分,只要這幾十年移民數量足夠,這片飛地還是能吞下的。

總參的方案一直未定,現在謝纘泰和張實聽聞楊銳在漫長的考慮後選擇讓希瓦、布哈拉、土庫曼獨立,兩人對視一眼,謝纘泰追問道:“這是要取上策啊?”

“當然是取上策。”楊銳道,“下策基本就在穆斯林當中穿過,阿富汗和布哈拉都不好伺候,還有帕米爾高原,那裡修不了鐵路。”

“那土庫曼怎麼辦?”謝纘泰再問。“交還給波斯還是讓其獨立?”

“最好是交還給波斯,反正我們不佔他們一寸地,獨立也行,只是他和波斯的糾紛由我們來調解,以保持道路通暢。”楊銳道。

“那這件事情波斯那邊……”因為前年的滬上博覽會,中波兩國就已經建交了,在中國刻意恩惠下,此時癟三一樣的波斯認為中國和德國一樣是自己的朋友,他們的留學生已經派到了滬上和北京,似乎是要來學習先進經驗的。

“可以在閱兵的時候私下和波斯人說一說。”楊銳肯定的道。“不過,我想俄國積威之下,他們是不敢做什麼的,我們還是先看看他們國內各派的反應吧。”

“我明白了。那希瓦和布哈拉兩個汗國也是要聯絡的。”謝纘泰說道,“只是,土耳其總督區怎麼辦,是我們佔,還是交給希瓦汗國?”

“土耳其總督區所屬土地可以交給希瓦或布哈拉,我們只佔俄屬草原總督區。”楊銳道。“但第一不能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