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95部分

煙柱從煙囪裡升騰,軍艦腹部的司爐們正在加大鍋爐火力,並關閉鍋爐艙門,採用強壓通風,在鍋爐裡儲存足夠的能力,以使得在即將到來的戰鬥中氣壓在最需要的時候不至於降低。

炮位上原本就有沙袋和煤袋防護,甲板上也灑滿了防滑的沙子,船上的一切木製品都已拆除,甚至包括求生艇。在‘準備作戰’的號聲中,諸多水兵身著雨衣臥倒在前後甲板上,他們每個人都懷抱著一包發射藥——炮戰中火炮需要快速射擊,但發射藥包又絕不能堆積在甲板上,所以他們只能每個人都帶一包發射藥,按照一定間隔分散臥在甲板上。可即便是臥,一旦甲板中炮,著彈點附近的水兵也會死傷一大片,望著漫天的雨點,所有水兵的唇間都在不斷抖動,他們全在祈禱。

因為有著上一次戰鬥,各就各位的混亂之後,艦上的人們逐漸安靜了下來,唯有桅杆上槍炮大副的聲音在傳音筒中迴盪,隨著他的聲音,司令塔中諸人的呼吸也細微起來,並不再有任何人談話;而主炮炮塔內,則隨著他每一次通報,炮手就把表尺壓低一分,這裡聽不到呼吸聲,只有抽水機和抽風機運作時的嗚嗚聲。

在莫菲特中將的指揮下,船隊變縱隊為橫隊,海圻號海容號一左一右,把商船夾在中間。船隊以十八節的速度朝北疾馳,以求遠離鹿島號。這艘排水達一千六千四百噸的戰列艦。有兩門十二英吋、四門十英吋主炮,更有十二門六英吋的副炮。只要被他逼近,那艦隊必死無疑;而在船隊遠離鹿島號的過程中。新高號和對馬號則從船隊的東西兩側逐漸逼近,這兩艘各有六門六英吋主炮的輕巡洋艦,加在一起的威力已經超過了船隊的火力,他們的逼近無非是想近到六英吋炮的射程範圍之內,以擊傷船隊三艘艦船的任意一艘。如此的形勢下,北京的命令是什麼莫菲特中將已經不在乎了,他看著不斷逼近的兩艘輕巡洋艦,早已命令各炮炮長敵艦進入射程即開炮,弱小者若不能抓住每一個機會。那所有人都將葬身海底。

軍艦隨著輪機的節奏輕微的脈動著,異於前清的明式四爪黃龍旗在風雨中高高飄揚。日本巡洋艦一邊逼近一邊打著‘即刻停船’的旗語,而海圻號則回應‘逼近則開炮’。雙方劍拔弩張間,感覺到海戰不可避免的莫菲特中將忽然開始整理軍容,他只把全身都整了一遍之後,對著旁邊一邊的程璧光和吳凡微笑:“告訴孩子們,為皇帝陛下付出忠誠的時候到了!”

美國人並不白中國的實情,但他所說的‘為皇帝陛下盡忠’的旗語還是被海圻號的訊號員打了出去,讀到這樣的激勵水兵們士氣完全一震。軍官們則各不相同。但局勢已經是千鈞一髮,林葆懌嘴角的譏笑還沒有完全收斂,海圻號後主炮就發出了一聲怒吼,一發一百一十六公斤的八英吋炮彈被射了出去。桅杆上按照莫菲特中將佈置的兩個彈著點計時員中的一個按下秒錶的同時,死死盯住炮彈飛去的方向等待落點,十秒之後。炮彈濺起的水柱沖天而起,但這一發炮彈的落點太近。距日艦對馬號最少有八百米。

這其實是測距的失誤,英國產的這種巴式測距儀並不是一等貨。而暴雨雖歇,但殘留的雨絲還是如簾子一般掛在天際,朦朧朧的像是起了一層霧。如此的情形讓槍炮大副潘文治惱怒起來,修正之後他以尖銳的嗓音再次喊道,“後主炮,試射目標,十六節,左夾角,試射一發!距離七千一百。”

“後主炮,試射目標,十六節,左夾角,試射一發!距離七千一百。”潘文治的聲音被傳令兵重複,傳向後主炮炮塔。在其旁邊,一個鐘錶般的圓盤被拿在另一個水兵手裡,上面的時鐘指向七,分鐘指向一,以防止讀距口誤。

“……試射目標,十六節,左夾角,試射一發!距離七千一百。”炮塔內炮手重複著命令,在副炮弁‘調整完畢’的喊聲中,隨著炮弁楊德基的一聲開炮,八英吋主炮猛然一震,巡洋艦的怒火再次噴發。

發生在溫州以東兩百七十海里的東海海戰以中方的記錄中是從神武二年' 為了避免…,後文將用書中年號記時,若有不便,還望諒解!8月23日五點二十三分開始的,面對日本巡洋艦的阻截,海圻號搶先開炮,只是風浪之下前面兩炮都是射空。而此時進入六英吋艦炮射程的對馬號和新高好也開始射擊,兩艦的目標都是海圻號,而後面的鹿島號也在努力提速追擊,努力的想把距離拉近到主炮一萬米射程之內。與上一次消極避戰不同,這一次海容再無任何機械故障,三門主炮在海圻號試射的時候,也開始全力射擊,不過它的目標是東面的的新高號。

一發發四十五公斤的六英吋炮彈落在海圻號周圍,飛濺的海水劇烈的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