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楊銳又看了情報局長張實一樣,笑道:“你們說罷。什麼計劃?”
“計劃是……”張實咳嗽了一聲,最後卻道:“還是行健說比較好,金融上的事情我不懂。”
“那行健說罷。”楊銳又看向張坤,他們倆大過年不在家跑到通化來,總是有大計劃的。
“先生,日本拿到這筆英鎊借款後,準備迴歸金本位。”張坤的一開頭就讓楊銳深思,“……根據內線訊息。濱口內閣不準備按照現在的日元匯價定價,而是要回到歐洲大戰前的日元匯價定價。也就是一百日元對四十九點八五美元或九十九點七華元……”
“這等於日元升值了百分之十。”楊銳咬著菸蒂,居然掏出鉛筆簡算了一下。
“是的,先生。”張坤見怪不怪,張實卻有些驚訝,但這東西他不懂,也只好幹聽。“升值百分之十就存在投機的可能。特別是日本大藏省的黃金儲備只有一千兩百多噸,但她現在有一億英鎊在手,一旦日元發生擠兌,她就可以對外支付英鎊,所以這種可能性幾乎為零……”
“嗯。然後呢……”張坤分析的極為在理,有英鎊護盤的日元根本不怕擠兌,他越來越想知道張坤的計劃到底是什麼。
“但如果英鎊忽然崩盤的話……”張坤說道這裡就停住了,接來下的計劃都極端機密,為防隔牆有耳,他的計劃寫在紙上。
“這可行?”楊銳把紙上的東西看了三遍才將它燒了,而後很是疑惑的問。
“七成把握。”張坤說是七成,但模樣卻是十成,他對計劃很有信心。
“嗯。”楊銳好一會才艱難的點頭。“之後日本會怎麼樣?會和我們接著談判?”
“這……”張坤也學著張實的模樣咳嗽了一句,他看著張實道,“還是……說比較好。”
“先生,以局裡的分析,如果濱口內閣因此倒閣,濱口後面的那些人就會親自登臺,比如加藤和高橋那些人。不過這個時候日本經濟一團糟,他們如果不回過頭來求我們,那就真要民不聊生了。”張實道。
“要是日本人寧願一團糟怎麼辦?”楊銳追問。
“那就……”張實看了一邊的張坤一眼,咬著牙低聲道:“……政變!”
“能成事,靠黑龍會那些人?”楊銳看著他問。這幾年中日民間交流頻繁,大小浪人都豔羨中國政府而不滿日本政府——西北總督區和外東北地區完全是叢林世界,全中國的壞人都在那裡爭強鬥狠,有本事的一個個混得有頭有臉。見此黑龍會也想在新日本如法炮製,卻被日本政府鎮壓,那心中的怨念啊……
“不,先生,黑龍會的人成不了事。倒是海軍裁撤的那些年青軍官和陸軍的低階軍官能成事,他們很多都是農村出來的,對日本政府和財閥們越來越不滿。”張實道。
“皇道派?!”楊銳突然喊出了一個名字,臉色變了數變。不過這個名字只是後世的總結,此時的皇道派叫做信念派,推崇國家改造,打算實行土地改革、軍功分封、財產國有,而後再聯合中華、驅逐白畜、解放亞洲殖民地,以實現亞洲是亞洲人的亞洲。他們的思想導師是北一輝,軍中領袖則是真崎甚三郎中將。
而與之相對的是幕府革新派、也就是以後的統制派,他們提倡先外後內。即國內實行統制經濟,對外聯合中國獨國波蘭等國,夾擊蘇聯,吞併西伯利亞、高加索以及伏爾加流域,這是西進;還有個策略則是南下。聯合中國與白畜來一場對馬海戰,實現亞洲是亞洲人的亞洲。提出西進策略的是新日本軍作戰部主任參謀石原莞爾中佐,鼓吹南下的則是以海軍大將加藤寬治為首的海軍大小軍官。
在此時的楊銳看來,皇道派其實是日版布林什維克、統制則是日版國社黨,都和中國不對盤。兩者差別只在先對內還是先對外。皇道派雖也說對外,可它是先對內再對外。但真進行內部改造(國家改造),分了錢和地的百姓必定缺少對外的興趣,加上革命造成的內部混亂,對外戰爭肯定不了了之;而統制派雖說先對外再對內,可一旦實施對外戰爭,以日本人認死理不投降的本性:要麼勝利,要麼滅亡,不管勝負對內改造都實施不了——後世日本在美爹大改下死而復生,完全得益於東西方冷戰對持。
“皇道派並不是一個好選擇啊!”楊銳想著和日本有關的情報。不贊成皇道派上臺搞布林什維克運動,那樣必是全日本大亂。
楊銳說皇道派,張實大致想起信念派那些激進分子確實是極為尊皇,便道,“先生,如果能與他們商議,制約他們的某些做法,那也許……”
“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