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34部分

查到了有孫汶給他的信件,信上要求他要協助朱執信等人嗎,這不是鐵證是什麼?”

“總理,主審此案的法官認為那份信中所言無法查證,因為誰都沒有孫汶的筆跡,而且也無法證明這次暗殺就是孫汶所指派,所以那證據無效。”李子龍道。他記得自己以前彙報過案件情況,但楊銳沒反應。

“誰說沒有孫汶的筆跡,枚叔那裡、秋瑾那裡,宋遁初那裡,甚至楊度那裡,都有孫汶的筆跡。他們到底什麼意思?”楊銳忽然有些怒了,他感覺事情不是那麼的簡單。

“總理,督察院是提供了這些信件,但是法官不採納啊,而且他請的律師也極為刁滑……,包括警局那案子,律師也很難對付,滬上大理寺也不認可子彈有固定膛線之說,判定警局一案責任在巡警局,多名巡警因此入獄。”李子龍道。

“這是放屁!”楊銳大怒,膛線之說在後世是全世界公認的,之前督察院、警局也就將此以及指紋之說專門和大理寺做過溝通,卻不想現在居然被當作無效,豈有此理!“去把張蔭閣找來,我要見他。”

聽聞總理要找民部尚書張承樾,李子龍不知道如何多了一句嘴:“總理。案件已經審完,各地輿論都是大讚。這要翻案,怕是?”

“是我是總理還是你是總理?”楊銳看著他溫怒:“讓你去請就去請!”

“是的。總理!”被楊銳怒視,李子龍心中一驚,只得出去打電話了。半個小時後,民部尚書張承樾到了總理府。

“滬上的案子,巡警那邊到底有沒有問題?”楊銳看著這個越來越習慣沉默的學生,言辭間有一種說不出的暖意。

“先生,案子已經判下來了。如此結果滬上警局都是不服,就昨天一天,已有三十多人辭職。”張承樾說道。“要說這案子是不是真的有問題,比如像大理寺所說是防衛過度,那真是……”張承樾說道這裡只是一嘆,“先生,滬上警局謝元您應該記得吧。此人早前在工部局巡捕房,當年小徐先生就是他救的。他這人我是瞭解的,警局真要有諉過之處,不要說別人,以他嫉惡如仇的性子。他自己都會說出來。”

“謝元我知道。”楊銳點頭,在滬上指揮大舉義的時候,此人他是見過的。“老同志了,他的話我相信。那就是大理寺有問題了。”

“確實是有問題。”張承樾道:“開審之前。滬上大理寺的主官被調走,本來督察院的主官開始也說要調走的,但徐大人不願。最後還是督察官陳英自己主動辭職。此案審下來,疑點頗多。不過……”

“不過什麼?”楊銳本來是站立揹著身子看窗外的,聽他說不過。當即便轉過身來。

“就是每當檢控方提出一個新證據時,對方的律師都好像有所準備,回答的滴水不漏。”張承樾沉默了一會,忽然說出這個最大的疑點。

“你是說有人洩密?”楊銳面色頓時沉下,死案變活案,想想都讓人憤怒。

“有這個可能。”張承樾道。“本來司法獨立,滬上安全域性並不監控法官,但案子判下之後滬上茶樓酒肆有傳聞,吳稚暉是因為京上有人,這才化險為夷。”

“這只是一審,官司可以再打,我看看他們還能玩什麼花樣。”楊銳道。

“先生,這已經是二審結案了。”張承樾有些怪異的看著楊銳,很是奇怪。

“那就是說已經結案了?”楊銳大駭。他此時才想起來,本來按照大陸法系,刑事審理是三審結案的,但開國後法官有限,為為求效率,刑事案件都改為二審結案。

“是的。先生。”張承樾小心的道。“現在滬上巡警大為不服,學生費了好大的力氣才將他們的不滿給撫慰下去。”

張承樾說完,楊銳則久久的沉默,他拿起一疊簡報,扔掉最上面的那些,終於找到一審結案的新聞,除中華時報在那裡乾巴巴說司法公正的文章外,其他的報紙都是歡呼主審青天在世、惡警自有報應云云。

草草的瀏覽了那張簡報,楊銳把它一扔,極為冷靜的道:“這事情沒有那麼簡單的。”

“先生,可是案子已經審完了,如果妄動,那不是有礙司法獨立?”張承樾不知道楊銳要幹什麼,他知道楊銳很多時候愛鑽牛角尖,講求絕對公平,並對士紳之流絕無好感。以他得到的資訊看,這案件根本就是江蘇士紳勾結大理寺,這才有了這麼一個結果,不然以巡警局和督察院掌握的證據,那一條不能置吳稚暉於死地。

“滬上巡警有意見,你就不要去安撫了。”楊銳深吸了一口煙,吐出之後,煙霧繚繞中忽然說道。“讓他們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