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44部分

因為戊戌之事……害怕了吧?”

“咳咳……”一邊坐的林長民咳嗽道,雖然林森是他同鄉。也是他牽線介紹來的,但他這麼直言任公是不行的。

“哈哈哈哈……”梁啟超聽聞後放下茶盞。起身笑道:“政治上的風險,啟超見的多了。遷往北京。我也想啊,奈何黨員們不同意啊。楊竟成是殘暴、是好殺成性,可依法治國是他極力推行的,他不會因為我們這小小護憲黨就大開殺戒的。”

“哎……”戴季陶嘆氣道:“任公謬矣!護憲黨能有今日之聲勢,是因為什麼?是因為大家都害怕楊竟成除了沒收土地,還要沒收家財,甚至還保不住性命。這些士紳老爺個個都滑如油、奸如狐,平常時候那會拿出數百兩來入會?這次是真讓他們害怕了,這才狠心掏錢。護憲黨若是為安全,一心困守在租界,那等這些人恢復正常,誰還會再信護憲黨?

任公若是能將護憲黨遷至北京,那全國士紳才能相信這護憲黨不但不懼復興會,還能在復興會眼皮子底下安家,更有可能在下屆國會中奪得席位,以確保他們的利益。他們這些人要的是安全,可要的是自己的安全,不是護憲黨的安全,護憲黨越是在危險之境地和復興會競爭,那麼他們就越感覺越安全。”

聽戴季陶所言,確實有那麼幾分道理,林長民笑道:“那豈不是說護憲黨成為地主老財的看家護院黨?”

“護憲黨就是給地主老財們看家護院的。”戴季陶笑道。“若不是他們的財產性命有憂,還要這護憲黨幹什麼?既然成了看家護院,又不衝殺在最前,那還要看家護院的幹什麼?”

“是這麼個道理。”林長民點頭,戴季陶所言只是將一些東西說透了,護憲黨就是代表有錢人利益的。“任公,看來我們還是得遷到京城啊。”

林長民換了主義,原來堅持不牽的湯化龍道:“我就是奇怪了,這楊竟成會何要出此狂言呢?他這不是自己往自己身上潑髒水麼?他不出此言,支援他的人極多,可一出此言……”

“這不過是復興會為保權位的無奈之舉罷了。”戴季陶不贊同湯化龍的意見,說出了自己的猜想:“如果全國都這麼溫溫和和一片……;也不是,以前的溫溫和和是為了對外戰爭,現在戰爭已基本結束,那麼楊竟成就要再找到一個靶子為敵,唯有如此,復興會才能團結如一人,也唯有如此,復興會內的會員才不得不表明立場,無法在立場上敷衍了事。要是和以前那般溫溫和和,那復興會將像滿人那般很快被這個社會溶解掉。

以各國政黨的歷史看,一個政黨在犯天下之大諱的時候,便是他最有生命力和戰鬥力的時候,所以立場含糊不清的定位是最不可取的。以前革命的時候,復興會可以對外宣稱立憲,對內依然堅持革命;可現在呢,他龐大的身軀已無法說一套做一套了,他只能堂堂正正的表明立場,不然會內就會混亂。

‘屠盡劣紳三百萬’,士紳們聽後是大罵不止,可那些農民卻如遇甘霖啊!以前,楊竟成想讓他們去送死,是要用銀子、官位、減租哄著;可現在呢,全天下人都知道復興會、都知道楊竟成是確確實實站在窮人這邊的,是確確實實為窮人謀生計的。現在他再讓農民去死,那就是一句的事情。

可以說,口號越激烈,那就越受喜歡此口號的民眾支援。報紙上現在說護憲黨是富人黨、復興會是窮人黨,就憑這個,復興會的根基在三十年內便無可動搖。忠山先生正是鑑於此,才不贊成進行政黨鬥爭,認為只能進行武裝鬥爭才有出路。中國畢竟是窮人多,富人少,而選舉又是靠票數決定勝負,富人再多,能有窮人多嗎?或許楊竟成會放護憲黨入稽疑院,可入了又能怎麼樣呢?

按照憲法,倒閣的前提是要組建一個可替代的內閣,而要新內閣要想組建,那就要獲得三分之二的票數透過,不然連倒閣的前提都達不到;也就是說,只要復興會的代表超過半數,那銀安殿永遠是復興會的,且在野黨只能指責執政黨的違法之處,根本沒有達不成倒閣之事實。這種模式,說是說為了政權穩定,可實際上就是為復興會實行一會專政而設。民主也好,選舉也罷,不都是應景之物嗎。”

隨著戴季陶的述說,度著步子的梁啟超神色越來越凝重。是啊,富人永遠不如窮人多,真要是靠票數算,那護憲黨怎麼也是贏不了。除非,除非等三十年後全國窮人都變成了富人……,可要等的時間實在是太久了,護憲黨能不能維持到那個時候,或者更具體的說,自己能不能等到那個時候還能難說。

梁啟超想著護憲黨以及自己的以後,而湯化龍卻反問道:“既然貴黨的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