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7部分

3萬多人經長途跋涉入侵阿富汗,旋即攻佔首都喀布林。阿富汗各地游擊隊依託有利地形,靈活機動地打擊敵人,襲擊英軍哨所,切斷敵交通補給線,收復重要城鎮。其後,阿富汗武裝對抗行動日趨激烈,英軍眼看陷入絕境,被迫全部從喀布林南撤;英軍沿途遭到各部族武裝的截擊,加上風雪飢寒的襲擊,除一名印度翻譯獲准逃離阿富汗外,英軍全軍覆滅。

歷時3年半的第一次英阿戰爭,英國損失了3萬餘人,耗資1。5億英鎊,以阿富汗人大獲全勝而告終。

火光熊熊,李滬生從貼身的護兜裡取出自己和部隊長在中蘇邊境古堡擦炮棍中獲取的那張地圖。俄語教師看了,也驚呆了。把兩張地圖中間哈薩克、烏茲別克、塔吉克等中亞共和國疊壓在一起,兩人不禁都倒吸一口冷氣——地圖疊合後,形成一張完整的蘇聯亞洲地圖,兩條紅線就像兩隻鷹腿,插向印度洋!

李滬生出了一身冷汗:“你這張地圖是從哪裡來的?!”

“是保羅死亡當天晚上得來的!”山谷裡颳起了一股陰風,火光遊移著,書寫著一張可怕的臉!

李滬生雙手發抖,兩眼上翻,毛骨悚然!

………

注① 19世紀初,正當軍閥多斯特。穆罕默德雄心勃勃準備建立龐大阿富汗王國之際,英國和沙俄開始了從南北兩端向這個多難之國的滲透,正是阿富汗王國對印度的入侵和其自身的內亂使得英國有了這種機會。對於英國來說,此時正是奪取阿富汗這個事關亞洲命運的十字路口千載難逢的好機會。進駐阿富汗,可以北擊沙俄柔軟的西伯利亞腹地,東進中國礦產物產豐富的新疆,南通大西洋和印度明珠,西鉗佔有地利優勢的伊朗高原,一馬平川地殺向奧斯曼帝國、阿拉伯半島和未來的巴爾幹火藥桶。

與此同時,阿富汗北方的俄國正值它擴張最瘋狂的時期。因為地理和氣候原因,俄國究其一生都在尋找向南通往不凍大洋的出海口。此時波斯帝國正出於風雨飄搖之際。薩非王朝滅亡後,經過多年軍閥混戰,1786年,來自蒙古族分支愷加部族的奧高。穆罕默德才再次統一全國,建立愷加王朝(1786年…1925年)。這個統治伊朗150年的王朝雖然在鎮壓內部反叛勢力時雷厲風行、氣勢照人,但在與英國和俄國這兩個覬覦波斯的虎狼國家打交道時卻縮手縮腳、底氣不足。任何對中國近代史有所瞭解的人,都會在愷加王朝近代史上找到與大清帝國相似的一幕。面對孱弱的波斯和咄咄逼人的新秀阿富汗,沙俄當然要先選擇以波斯為踏腳石才能取得進入阿富汗的突破口。

從19世紀中葉開始,大波斯地區就日甚一日地成為俄國和英國政治經濟競爭的犧牲品。英國獲得了印度之後,這一地區對他們就更為重要了。這種重要性不僅來自土地本身,也來自於俄國。在19世紀大英帝國和沙俄帝國的“大博弈”(“The Great Game”)中,阿富汗處在角逐場的中央。俄國不斷向南擴張,試圖奪取一個暖水港。如果成功,他們就會對英國通往印度和遠東的海上生命線進行挑戰。為了阻止俄國進入地中海,英國扶植奧斯曼帝國的政權;為了阻止俄國進入從18世紀末起就一直是英國內湖的波斯灣,英國又扶植波斯歷代國王。1804年7月15日,俄國不宣而戰,向波斯領土亞美尼亞發動突然進攻,擊敗了波斯軍隊,並佔領埃裡溫城。波斯國王最初試圖聯法抗俄,並同法國簽訂了《菲肯斯泰因條約》,拿破崙確保波斯獨立,並允諾向波斯提供火炮、步槍和軍事教官;但1807年沙皇亞歷山大一世在提爾西特與拿破崙會面後簽訂了《提爾西特和約》,波斯被法國出賣,隨即轉而同英國結盟,尋求抗俄。在英國建議下,波斯於1810年同奧斯曼帝國簽訂了同盟條約,英國向波斯提供了為數不多的軍火和武器,英國工程師在阿拉斯河沿岸幫助加固波軍陣地和防禦工事。此後因國際形勢變化,英俄結成針對拿破崙的反法同盟,波斯又被英國出賣,在經歷短暫的勝利後,被俄國徹底擊敗,丟失了整個亞美尼亞、喬治亞和亞塞拜然,以及達吉斯坦等整個外高加索地區。

由於俄國在與波斯戰爭中取勝,獲得了對波斯地區競爭優勢的先手,開始操縱波斯國王入侵赫拉特。19世紀上半葉的赫拉特是阿富汗西部的一個邦,地處戰略要衝,被稱作通往印度“大門”,為中亞各強國所覬覦,戰亂頻仍,赫拉特曾數度歸屬伊朗。自薩多扎伊王朝建立後,伊朗多次遭到阿富汗猛攻,赫拉特被阿富汗人奪走。以後時而臣服於喀布林,時而處於獨立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