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5部分

一個環境,你生出來的是“假英雄”,或者是次品,或者,沒有英雄。

英雄產生的環境和普通人的環境是不一樣的,不是說,英雄小說裡就沒有或者容不下普通人物,或者說,有一種自然狀態的專門為英雄準備的環境;而是說,小說是虛擬的,是創造性的,想象的,因此,你應該為英雄的問世準備一點條件。

英雄產生的環境,一定是急迫的、催迫的,要產生點什麼東西出來、有一個大矛盾在其中運作的。

這種矛盾和衝突,醞釀著、激化著,準備著,等待著一個解決,等待英雄的出場。

她很類似——暴風雨的前夜,她很美麗,誘惑著我們。

英雄產生的環境,實際上是我們筆下的創造物,而這樣的創造物,往往要假借歷史上發生的重大已知事件、年代、或歷史背景,這麼說,我們實際上是借重大歷史事件、時代、年代,寫英雄小說,創造英雄。

這樣說,是不是有強調寫重大題材的意思呢?或者,是不是重彈“題材決定論”呢?好像難避嫌疑;但是,作者在這裡強調的實際上就是典型環境,卻是確鑿無疑的,肯定的。

英雄一定是產生於典型環境的。廣而推之,一切小說的主角、人物,他們的性格、命運、結局,都是典型環境的產物。

李滬生、部隊長、曾大軍、中亞泥布拖地、高虎聲、閔斌斌…只能產生於他們所處於其中、所由產生的那種環境,典型環境。

典型環境產生典型人物。這一定義、命題,曾經為恩格斯專門、重點強調過的文藝學原理,被多少人、多少年棄之如敝屣,唾棄鄙夷,是顛撲不破的真理。

它很好地解釋了:為什麼我們現在的文學狀況這麼爛!?為什麼是一地垃圾?為什麼有些人寫出的東西不像樣子!?為什麼這些作品是那麼地令人不忍卒讀?!為什麼那些東西儘管鋪天蓋地,除了短期內,被所謂的低齡粉絲,而實則是和作者同樣對文學基本原理不懂、沒有審美境界的人追捧外,很快就被掃進故紙堆,成為昨日黃花。

後記 … 英雄的Hero

英雄的Hero

講兩句英雄小說的話,並不是要求人人都寫英雄小說,也不是對其它類小說鄙薄冒犯,其實文學題材很廣泛,人人都有創作自由,這個人喜歡英雄小說,那個人不喜歡,這很正常,用不著為此較真,或者打仗。

我們為小說主人公一掬英雄之淚,我們的境界、趣味,也得由以提高。不僅是因為英雄為我們獻出了血肉之軀,更可能是因為,英雄本身是一種符號,代表了一種合乎我們道德認可的、符合時代精神的、為社會正常秩序所需要,或者為突破這種秩序、為一種更高境界的人生所要求的東西。英雄是我們的代言人,我們的寄託,新生活的陽光,等等。

英雄是普通人的昇華,不是天降,有我們凡人特徵,缺點、錯誤、陰暗面;但是,英雄昇華了,遠遠高出於普通人,而半人半神,或帶有神性,這是因為英雄為真理而生。他們在歷史的重大關頭,毅然與自身的庸常、屑小決裂,挺身而出,以自己頂天立地的形象,顯示真理自身。他們是真理的化身,他們犧牲了,但是真理顯現了,我們感動了,真理普泛化了,社會普遍道德昇華了,社會健康力量壯大了,人類進步了。

所有經典意義上的英雄悲劇小說,講的都是這個道理。

所有的人都離英雄一步之遙,所有的小說離成功的小說也只一箭之地。你要提煉出一種東西,你要賦予小說的正義性,你的寫作和你的小說裡都有一種光輝,讓真理從這裡照射出去,這就是我們提出英雄小說,提倡更多一點英雄小說,更多一點社會進步真理光輝的小說的出發點。

其實,每一篇小說都可以當作英雄小說來寫,因為英語裡主角Hero,翻譯過來就是英雄的意思。

後記 … 矛盾與衝突

矛盾與衝突

矛盾是事物內部的基本組織結構,而衝突是事物矛盾的外在表現,是小說的生命。一部小說,如果沒有衝突,既無法吸引讀者,也無法推進情節的發展,作者無法下筆。

一部小說,如何在取材、主題、立意的同時,注意內建基本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這部小說就成功了一半。因為事物的內在矛盾,會引起事物表面的不斷地,連續的衝突,這些衝突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也順便雕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當然,這裡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