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
“第一階段,1963年至1965年,印軍的作戰指導思想表現為消極防禦。印軍1962年挑起中印邊境武裝衝突失敗之後,各級指揮官變得“謹小慎微”,普遍產生了單純防禦思想,認為阻止我軍向“麥克馬洪線”以南進攻的有效手段,只能是憑藉有利地形和堅固工事節節抗擊,遲滯和消耗我軍,直至擊退我軍。此時,印軍以我為假想敵的戰役演習。只演練防守,基本不演練反擊和進攻。
第二階段,1966年以後,正值我國文化大革命期間,印軍乘亂而為,提出‘要摒棄消極防禦思想’,樹立‘攻勢防禦作戰’思想,並提出了所謂‘縱深防禦理論’。設想‘在中國軍隊進入印度,供應線拉長時,印軍發起反擊’,迫使我軍撤退,直至被‘殲滅’。‘攻勢防禦作戰’的核心是實施戰役反擊,並透過頑強抗擊與積極反擊的緊密結合,達到挫敗我軍進攻目的。印軍這一階段的戰役演習突出演練戰役反擊;在次要戰役方向,還舉行過進攻作戰演習。”
附近一大片開闊地上,是各分隊的演練地。1967年初西藏邊防我軍一線,還能堅持正常訓練。
團訓場上,副團長惡狠狠地唾了一聲:“印度人的野心是沒有止境的!”
“尼赫魯對印度疆土的胃口之大,甚至超出了英國殖民者!”
…
“國境線?你現在就站在國境線上!這裡是米林一線部隊,20公里外就是印軍!”
…
“你打過仗嗎?”
“你知道,中印之間遲早有一戰嗎?!”
…
副團長指著一個排長兇斥著。
此時,白雪叢林中,錯那山口,一支望遠鏡在眺望——神秘的中印邊界
2。 神秘邊界
2。 神秘邊界
…
“嗚——”的警報器響起,持槍戰士紛紛進入山口陣地。
風捲著飛雪,飄落在荒嵴的深溝山嶺裡。
“喂!喂!指揮部!指揮部!這裡是4號陣地,這裡是”斷線了,通訊兵徒勞無益地搖著電話機。
…
中國和印度接壤的邊境地區絕大部分在西藏,一小部分在新疆。兩國的邊界西起喀喇崑崙山口,東至中國、印度、緬甸3國交界處,當中隔著喜馬拉雅山區的尼泊爾、不丹。在中國的陸地邊界中,中印邊界堪稱特殊而又神秘。中印兩國在歷史上還從來沒有簽訂過邊界協議,中印邊境地區沒有一塊界碑。兩國邊界的長度也無法得到準確的測量,只能說“約2000公里長”。整個中印邊界分為東、中、西3段,邊界爭議地區的總面積為12。5萬平方公里,其中東段約9萬平方公里,中段約2000平方公里,西段約3。3萬平方公里。
印度已經在這片9萬平方公里設立了“阿魯納恰爾邦”…遷入了700多萬人。中國軍人丟掉的達旺,也在印控區一側。
…
“他媽的!大雪封山,要糧!要菜!要”
…
是神話中的猴子王國嗎?
…
“怎麼會在山這邊駐防,而說山那邊是中國的領土呢!?”
…
“我們現在是在麥克馬洪線後退20公里的實際控制線上!”
…
美麗的藏南啊!你為什麼會有這麼一塊月亮寶地?!小鹿躍跳的清俏,孔雀開屏的高傲!那清泉隱藏在樹葉中的我的月牙琴!那墨脫、察隅 ①那香蕉、稻米還有我的小象群!
她是你掉出去的一個銀口袋!
…
“根本就沒有什麼山口啦!都撤回來啦!”
“勝而猶敗,糊塗仗啊!”
…
軍訓場休息時間,戰士們還在開玩笑——
…
“呵呵,班長,我上次在麥田裡,看見她在核桃樹下望你呢!”
格鬥場上,攤倒一地的戰士。
“眼睛像錐子噢!”
“不要胡說!”一聲喝斥。
“呵呵,班長笑了”
“呵呵”班長笑了。
“班長,你這個龜兒子,偷偷打游擊噢!哈哈哈哈”老兵向存志的聲音。
“你他媽的,胡日鬼!老子”
…
“班長給她纏得啊”
“妖精唄!”班長讚賞而曖昧地!
…
“我見過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