響到將來對其的處置。
“請陛下示下!”哥倆兒看皇兄點頭,知道他已經有了計較,躬身施禮道。
“對於趙子崧和趙叔向二人,他們雖有過激言論。但是並未形成事實,可以緝拿進京,除去玉牒之名,予以監管。同時要對在抗金中有功的宗室要予以褒獎封賞,以示恩寵!”趙檉想了想說道,他這個處罰可謂是開恩了,但是兩人保住了腦袋,可失去宗室身份那便沒了皇家庇護,將來的日子有的熬了。
“臣弟遵諭!”哥倆兒相互對視一眼齊聲答道。官家這一手確實不錯,一拉一打即警告了那些不安分的宗室,又將那些忠心的人立為了榜樣,還維護了宗室間的團結。
“陛下。如今宗室陸續迴歸,一些人十分落魄,而戶部又拿不出這許多錢來。急需解決啊!”趙樞又奏道。
“嗯,這事情我已想過。我想設立幾個皇莊由內侍省和大宗正司共同掌管,每年撥出一部分錢解決無官宗室們的生活。”趙檉說道。“另外我想遣一部分近宗到西京洛陽居住,以免宗室再受滅頂之災!”
“好主意!”哥倆兒又點頭。
“六哥兒,籌建宗學的事情也要抓緊,以後授官、封賞要以此相關聯,此外要控制授官人數,宗女出嫁,婿家授官也要謹慎,不可氾濫!”趙檉叮囑道,“我聽說一些人趁動亂之際冒充宗室為害,你們要嚴加清查予以重處,以正風氣!”
“陛下,近支宗室遷往洛陽若是防備萬一,是不是距京師近了些,還是遷往江南為好吧?”趙杞愣了一下說道。
“洛陽四面均有天險,豈是那麼容易失陷,此次金軍能夠攻下洛陽皆因城防失修,守臣失策,即便有險也可轉入川陝,為我趙氏留存一脈,若是前往江南則失中原,江南也難永固!”趙檉擺擺手言道。
“陛下,臣弟明白了,願親往洛陽整修城防,修葺宮室,以備不需!”趙杞反應快,皇帝哥哥是動了遷都的念頭,女真人屢次兵臨城下,汴京確實作為首都確實危險,誰也不敢保證每代都會出現皇兄這樣能征善戰的一國之君。
“好,待元旦過後,你們便選擇一批宗親前往洛陽,負責洛陽修繕之事!”趙檉滿意地點點頭道,經此一亂,許多事情都變得順理成章了,看來大亂大治這話是有道理的,遷都之事爭議百年,也許自己真能實現…
開封居華北平原和黃淮平原之交,中原的要衝地帶,四通八達,尤其是水陸碼頭,戰國時候的大梁城交通便利我上面已經細說,從漢代起,開封就修有汴渠。隋煬帝時期開鑿大運河是溝通南北的大動脈。大運河的中段就是聯通黃河與淮河的汴河。位於汴河要衝的就是開封,佔盡天下漕運之大利,註定了它的繁華昌盛,到唐朝開封已是水陸便捷的大都會。
但開封的地利條件,使它不配作為一國之都。它的四面平原,一馬平川,沒有任何的天然屏障保衛,當時中原的主要威脅依然是來自於北方的契丹,契丹人從幽州出發到黃河腳下距離僅僅一千二百餘里,且一路都是平原。騎兵僅僅幾天就可以到,只要契丹人渡過可以黃河,開封就會直接暴露在敵人的刀槍之下,真的是無險可守。而且當時黃河到冬天有結凍現象發生,那可真的一馬平川了,無險可守,攻之必克。
而洛陽,西面有函谷關,東面有虎牢關,都是為天下最險要的關口之一,就是因為這兩關阻止秦國西進近百年無法東進。話又說回來了,關要的險阻註定了本來有京杭大運河可通洛陽,由於連年戰亂運河堵塞,當時運河的終點站已經成為開封了。可隋煬帝就能開通京杭的大運河,難道現在疏通運河成問題嗎?其實只要想做,不僅可以疏通還可以擴充套件,洛陽城的水路不便利的劣勢是可以彌補。
趙匡胤統一天下的事業進入尾聲的時候,也意識到了開封的天然缺陷,他提出要遷都洛陽,並把祖陵有意建在了鞏縣。但是他的建議遭到了大臣們的集體反對,他們以為洛陽的交通不便利,京城的糧食需求,大部分需要從南方水運過來,失去汴河的便利,京城人民的溫飽就成為問題,從這個層面上講不能遷都。尤其是趙光義,他當時的政治基礎都在汴京反對更為激烈,說了一句國都的選建“在德不在險”。
當時也有人建議,把洛陽或者長安先坐位陪都,然後慢慢開始轉移,把國家的政治力量緩慢的轉移到陪都,最後可以到達遷都的目的,這個計劃趙匡胤同意了,也把洛陽長安封為陪都,暫時打消了他遷都的念頭。
一年後趙匡胤暴死,趙光義即位,開封作為宋首都的頭銜已經不可撼動。他針對開封城的地理上的弱勢創造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