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明所見所聞,說明了當前的金軍要渡黃河不是和議所能阻止的了,而燕王遇襲更說明這是女真人的詭計,故意製造事端,為繼續進攻汴京製造藉口,請聖上下旨定奪,談還是不談。
而趙檉更明白城下之盟的危害,即使女真人真的依和議撤軍,但是宋朝付出的代價絕不是僅僅割讓領土這麼簡單,戰爭賠款,每年的歲幣都將是沉重的負擔,這些負擔還是要轉嫁於百姓的頭上,歲歲年年的給下去。那麼失去半壁江山的大宋,財政將不堪重負,用不了幾年不亡於外敵,也必將亡於內亂!
趙檉將這個道理說與使團中的眾人,他們都不是笨人,當然也明白此時依照金軍的條件和議無異於飲鴆止渴,所以最終達成一致,即使和議也不能全部按照女真人開列的條件,而要爭取好的結果就必將有一戰,這就要看王爺的了…
第二十八章 鬥將
次日,宋人的和議使再次以等待聖旨為名拒絕交還為質的親王和交割貢品,翰離不決意不再等,列陣出戰準備強搶。
此次隨使團到達大名府的義勇和鄉兵共有四萬餘人,其中有冒充襄邑鄉兵的近衛旅二千人和莊子上的三千人,及有馬的鄉兵義勇三千人編為騎軍由趙忠為統制官;精於射箭的一萬人編成弩軍,以蕭瑀為統制官;剩下的人編成戰兵一隊,由高寵為統制官,皆用長刀、木棒。
李固渡設有一個寨子用以保護渡口,但是隻有兵一千人,趙檉率隊到達後,立刻接管了寨子,並立刻擴建挖壕築壘,屯兵於此,同時以使團的名義遣人前往大名府,索要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