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離京,就有人來報,大宋秦王的勤王軍已經到了城外,孟皇后就覺一陣眩暈,秦王還活著,事情怎麼會變成這樣…
第一百零五章 各自盤算
張邦昌趴在城牆上向下張望,只見城外站滿了軍卒,旌旗招展,遮天蔽日,刀槍耀眼,烏泱泱的看不到邊,一面大旗上書‘討逆復國’四個大字。他有些傻了,自己剛給康王獻上了勸進表,這秦王就又來了,如何是好啊?
‘嗖’,正當張邦昌發呆的時候,一支箭矢射了過來,擦著他的髮髻釘在了樓柱上,張邦昌嚇得一屁股坐在了地上,渾身上下發軟,冷汗直流,幾個士兵趕緊上前用盾牌將他護住。
“相爺,射上來一封書信!”他的一個親隨將釘在樓柱上的箭矢拔下來雙手捧上說道。
“念…”張邦昌穩穩心神顫聲說道。
“逆賊張邦昌勾結女真,賣國叛主…”親隨撕開封皮,抽出信箋念道。
“給我!”張邦昌一聽趕緊一把搶過,頭兩句自己就成賊了,後邊恐怕也沒有什麼好聽的,還是別丟人現眼了,自己拿過細讀,越看臉色越不好,手打顫臉冒汗,突然一翻白眼暈了過去,隨從們見了急忙扶住將他搶下城去。
“這是為什麼啊?老天為何不肯放過我啊!”張邦昌在眾人的救護下醒了過來,發現自己已在宮中,周圍卻是徐秉哲、王時庸、範瓊等一干大臣,他乾嚎一聲大哭起來。
“張相還請節哀,外邊的秦王軍已經圍了京城,讓我們開城投降,否則就要攻城,如今還需早作主張啊!”徐秉哲見他醒了,急忙說道。
“予已銷帝號,歸政於太后。並請康王回京主政,已是仁至義盡。開城迎他進城吧!”張邦昌止住悲聲說道。
“萬萬不可啊,秦王早已昇仙。此來必是他人假冒其名,若是賊寇詐城,京師豈不又遭兵災!”王時庸說道。
“可城外兵馬雄壯,我們如何能拒,若真是當年秦王詐死出城,此次回城勤王恐怕…”吳幵說道。
眾人聽罷一陣沉默,現在城中缺糧少柴,更是兵無戰心,而秦王又是有名的‘渾不楞’。現在他們把其父母兄弟都賣給了女真人,自己稱帝,雖然其中也有無奈,但是以他的脾氣肯定不會善罷甘休,殿上這幫人恐怕沒有一個能活。
“為今之計,只能咬定秦王已經昇仙之事不放,不管其是真死假死我們都不認,等康王迴轉後繼承大統,我們也算有擁龍之功。其定不會對我們下狠手!”王時庸說道。
“不錯,秦王此時回京不外乎是想借機竊取帝位,而康王也有此心,只要等待康王到來。其有太后詔書,到時我們再一力擁康王為主,秦王能奈何我等!”徐秉哲擊掌稱是道。
“詔書剛剛送出。康王不知何時才能到,當前危機又如何應對?”張邦昌說道。他心中現在是拔涼拔涼的,自己剛剛要求遜位。這幫人卻又急忙找下家,真是世態炎涼啊!
“為今之計,只有遣人出城與其周旋,沒有旨意,其出兵名不正言不順,即便秦王在軍中他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擅自領軍進城,否則必將為天下之人唾棄!”徐秉哲說道,他知道秦王為人雖然混賬,但是講理,自己正好抓住其這個弱點,讓他有苦難言。
“稟丞相,太后遣人來問秦王之事如何處置?太后想見見秦王。”正當大家議論紛紛,想方設法拒秦王於城外之時,內侍稟告太后派人來了。
“這…”張邦昌心猛地跳了一下,他們想得種種辦法都是基於太后配合的基礎之上,京中之人都知秦王當年為了贍養太后之事曾經鬧得朝野不安,而其對太后確實不錯,即便他不在京中,也有王妃上門噓寒問暖,兩人的關係自是不一般,如果外邊真是秦王的話,那康王恐怕就沒什麼事兒了,他沒什麼事兒了,自己這幫人也就沒事了!
“你告訴來人,就說宰相正甄別城外秦王身份,待有了結果自會稟報!”徐秉哲反應快,搶先說道,他知道這件事必須對太后保密,絕不能讓其插手此事。
事態緊急,大家商量出了個辦法,他們知道秦王在京城中素有名望,所以先令範瓊領兵戒備,一旦有事立刻彈壓,然後派大學士吳幵與尚書左丞馮澥出城談判,要他們一是探明這個秦王的身份,二是想法拖延時間,等康王赴京…
………
此刻城外的王府中幾個首腦聚在帳中,他們也在等事態的變化,不過帳中卻多了三個老頭,少了趙仁。
“何師傅,這都過去半天了,如果他們不開城門,那我們是不是要真打?”趙勇有些坐不住了,問坐在首位的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