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意義的抉擇。
公元前236 年,秦始皇派名將王翦、楊端、桓■率30 萬大軍進攻趙國。
當時趙國大將龐■正率兵與燕國交戰,秦軍乘虛而入,佔領了上黨郡及河間地
區。第二年,秦軍又攻下平陽、武城。趙國軍隊陣亡十餘萬,大將扈輒死於亂軍中。
公元前233 年,秦軍又一舉攻下了趙國的赤麗、宜安,兵臨邯鄲城下。趙國危在旦
夕,急從北方調回正在防禦匈奴的名將李牧。李牧所率軍隊為趙國的精銳之師,從
北方返回後,士氣高昂,銳氣逼人。李牧以出色的軍事才能指揮將士和秦軍在邯鄲
城外進行了一場血戰。結果是秦軍遭到了攻趙以來的第一次慘敗,指揮戰鬥的主將
桓■由於戰敗而畏罪潛逃燕國。第二年,秦國大軍再次進攻趙國,又被李牧指揮軍
隊擊退。
儘管秦軍兵敗,但趙國的勢力已大大削弱,禍不單行,公元前230 年趙國又出
現了百年不遇的大旱災。戰爭的消耗,災情的折磨,政治的昏暗,此時的趙國已成
強弩之末,滅亡之日為期不遠了。
趙國自身難保,聯縱已不可能。趁此良機,秦始皇派兵一舉將小小的韓國拿下,
昏庸無能的韓王被俘。
李牧儘管兩次大敗秦軍,但未能挽救趙國滅亡的危局。公元前229 年,秦軍大
將王翦、楊端兵分兩路撲向趙國。久經沙場的宿將李牧、司馬尚率趙軍拼死抵抗。
兩軍進行了數百次廝殺,均遭巨大傷亡。將士血染戰袍,屍骨遍地,苦苦搏擊一年
之久未分勝負。秦始皇親臨現場觀戰,以鼓舞壯士不惜全力拿下邯鄲。與此同時,
他採用尉繚“離間其君臣”之計,派人用重金賄賂趙國權臣郭開。郭開貪利而向趙
王誣告李牧、司馬尚欲謀叛亂,只守不攻,作戰不利。不辨真偽的趙王立即派趙蔥、
顏聚去取代李牧、司馬尚的兵權,李牧深知趙蔥、顏聚皆非將才,絕不是秦國名將
王翦的對手,在大敵當前的危急關頭,李牧以國家存亡為重,抵抗王命,拒不交出
兵權。趙王與郭開密謀派人將李牧抓獲並處以死刑,司馬尚被免職關入大牢。可惜
李牧忠誠一世,壯志未酬,沒有戰死沙場,卻被奸臣所害。
李牧一死,趙軍軍心大亂,結果秦軍不到3 個月,便攻克邯鄲。趙國從此不再
存在。
強大的趙國一旦滅亡,弱小的魏國和燕國的悲劇命運已無法改變。儘管不乏有
荊軻那樣的壯士,慷慨悲歌,以死相搏,但仍未能擺脫國破家亡的結局。兩國隨著
趙國的滅亡,也很快走到了盡頭。
時勢造英雄,但英雄必須正確駕馭和把握時勢,否則便不再是英雄。
四國吞滅,秦國面臨的敵人便是齊、楚。很明顯,這兩國的實力,楚遠比齊強
大,而秦與齊和親修好40 餘載,和楚數次結怨。面對齊、楚兩國的不同局勢,如
何確定征討戰略方針?
當秦始皇徵求文臣武將的意見之時,聽到的多是先攻齊,再伐楚的戰略理論。
這實則是李斯“先弱後強”作戰方針的延續。
秦始皇依然沒有這樣做。他再次清醒地認識到,齊國雖弱,但有相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