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撫慰將士,皆令堅守。劉備一鼓作氣的攻勢,由此便停滯下來,戰局一步步朝著江哲、荀顗等人預料的方向發展……
而在西蜀成都,這幾個月來荀粲對諸葛亮執師長禮,並同他探討了各種先進的觀點,讓諸葛亮受益匪淺,在此過程中,荀粲更是潛移默化的將諸葛亮領上歧路,告訴他忠君的思想根本不重要,甚至愛國也沒用,作為掌權者,只有真正善待人民,才是最應該做的事情。
因此,為了什麼興復漢室報答知遇之恩而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話根本不必要,當時諸葛亮就怒斥荀粲就是徹徹底底的個人主義,沒有一點國家意識,荀粲則開始用道家經典來扯淡,扯得諸葛亮頭痛無比,若不是荀粲還為諸葛亮偶爾彈上兩首琴曲外,諸葛亮一定會將這腦子裡不知道裝著什麼東西的傢伙打出去。
荀粲在同諸葛亮jiāo往的過程中,發現諸葛亮也並不像演義上說的那樣事事躬親,而是蜀國的人才真的太短缺了,導致後期也完全只能靠諸葛亮、姜維等硬撐著,荀粲最終用一句話給了諸葛亮致命一擊——三國之間的競爭,是綜合國力的競爭,但歸根到底卻是人才的競爭。
總之,荀粲這時在蜀國活得非常滋潤,擁有神品琴師身份的他,成了丞相府的身份最尊貴的客卿,但事實上,他卻是蜀國的一個大毒瘤,因為這廝一天到晚在蠱huo著這位為了劉備而鞠躬盡瘁的丞相,但是別人卻找不到任何攻擊荀粲的理由,畢竟人家現在是名揚魏、蜀兩國的大名士,年紀這麼輕,也沒有出仕的意向,怎麼看都是人畜無害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