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勝利,好像誰勝了,誰就有話語權,誰就站住了“理”。與此同時,那些在這場衝突中失去親人的人,也對敵方產生了仇恨的心理,現在,已經不是哪一方低頭認錯,事情就能善了的了!
戰!戰!戰!不拼個你死我活,決不罷休!
發展到這個地步,連俄國中央當局也無法僅僅把這件事當作邊境的一個小衝突來處理了。
上次使團在蒙古遇害,就已經讓俄國人感到很不滿意,覺得大失顏面,這回,新仇舊恨一齊湧上,俄國人都叫囂著要跟蒙古打一仗!
先前他們在華國人那裡受盡了窩囊氣,他們打不過人家,也就忍了,可蒙古是個什麼東西?領土面積還沒有他們的十分之一大,發展比從前的華國還要落後,人口更是少得可憐,十足的一個“蠻荒地”,就這樣,也敢跟他們叫板?要是連這樣一個“蠻荒地”的氣都要受,他們就是孫子!
這一次,就連列寧也壓不下這件事了。
上一回他壓下使團被害的事,將戰爭的火苗掐滅在搖籃中,已經有些政府官員對此表示不滿,若不是他說的話句句在理,且他在政府中也有著頗重的地位,恐怕他們還不一定會聽他的。現在,如果他再跳出來反對,恐怕不止他的同僚們,就連百姓也要懷疑,他是不是怯懦到這種程度,連一個蒙古也不敢打了。
雖然知道這正是華國樂於見到的局面,列寧卻還是不得不遂了他們的意。
因為這個時候,決定一切的已經不再是政府的意志,而是民…意。如果硬要與民意逆著來,相信不用多久,他們就會像沙俄政府和臨時政府一樣,被憤怒的民眾所推翻。
是以,儘管知道與蒙古開戰並非上上之選,列寧也只得備戰了。
而且,百姓們有一點顧慮的也沒有錯,如果他們一而再再而三地對著蒙古人讓步,的確會讓國家威嚴掃地。
偌大一個國家,連小小的蒙古都能欺負到頭上來,是不是代表著,明天其他的國家也能夠來分一杯羹,瓜分一塊地方?俄國的氣候是不招人喜歡,可架不住礦產資源豐富啊!
列寧敢肯定,只要他們表現出一絲一毫的軟弱,周圍其他伺機而動的國家就會如餓狼撲食一般朝著他們撲上來。
必須得給蒙古人一個教訓了,無論是於公於私。不說國人,就是列寧自己,對蒙古人的不識趣也有諸多的不滿。
不過,這也不是一件全然的壞事,至少出兵蒙古,也算是對那些客死他鄉的勇士們的英魂一個交代了。想到被自己委以重任,卻再也沒能回來的屬下,列寧心中又湧起淡淡的悵然,但是他很快就拋開了腦海中紛雜的思維,把心思都用在了對蒙作戰上。
他沒有太多的時間可以用來緬懷過去,在有限的時間中,他得不斷地往前看。
既然他們與蒙古人的一仗已經是避無可避,那麼他們就要贏,而且要贏得漂亮!
在正面戰場上,蒙古人肯定不是俄國人的對手,他們的武器沒有俄國人先進,人數也沒有俄國人多,但蒙古地廣人稀,如果蒙古人在力有不敵的情況下分散開來藏匿起來,對於俄國人來說還真不好找,必須得想一個辦法……
這個時候,列寧所考慮的,是怎麼從蒙古人身上狠狠地咬下一口肉來。
不久前華國人才從他們身上得到了莫大的好處,蒙古和華國至少現在名義上還沒有分家,華國欠他們的,就由蒙古先還上一部分吧!
想到蒙古所擁有的資源,列寧的眼中劃過一絲銳利的光芒。
如果他們動作夠快的話,也許能夠趕在華國反應過來之前,將蒙古整個兒納入版圖之中。
是的,這就是列寧政府的打算,既然挑唆蒙古與華國對抗的算盤已經落空,那麼他們索性就將蒙古整個兒吞了,堅決不會將其留給華國!
就在這一天,全俄國人對蒙古人的憤怒達到了最高點,俄國正式對蒙古宣戰。
蒙古人也沒有想到,原本在他們看來只是一場邊境衝突的小事,最後竟然會演變為一場戰爭。事已至今,他們不得不接受他們惹怒了一個強大國家的事實。
蒙古人不畏懼戰爭,但這並不代表他們沒有腦子。相反,他們很清楚,若論戰力,他們絕對不是俄國人的對手,論武器,俄國人更是秒殺他們。或許他們能夠憑藉著對地形的熟悉在短時間內與俄國人周旋,但時間一長,等俄國人摸透了他們,他們就危險了。
更何況,誰知道在這段時間中,俄國人有沒有製造出更具有殺傷力的武器?
在絕對的實力面前,什麼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