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跟您彙報。
姚慶西問,你都發現了哪些問題?
熊建稗說,我認為突出的問題是您對縣政府的工作人員在管理上還缺乏魄力,這當然也包括對我的管理。比如說,現在政府有四個副縣長,其中有一個縣長以他夫人的名義在辦企業,還有一個縣長經常跟公安局長在一起喝酒,喝完酒又洗桑拿。我沒看見,這是這位副縣長親自跟我說的。還有縣政府辦公室的副主任譚麗傑,經常不在政府辦公室守攤兒,說走就走,沒有給政府領導提供有效的服務。
姚慶西說,這幾位幹部確實需要默契配合,現在有些小毛病也無所謂。重要的是在大事上我們要保持一致。
熊建稗說,縣長,恕我直言,這是辦不到的。
姚慶西說,那你說該怎麼辦?這些幹部們我們動不了他們,但對縣政府一些棘手的人,必須要進行大幅度的調整。比如說辦公室副主任譚麗傑和主任張濤,都應該把他們調整下去,重新在縣政府現有的幹部中使用一批幹部,重要的是要擁護您。
12.機遇(2)
姚慶西說,老熊,如果政府的幹部都能像你這樣,那就好了。
熊建稗聽了姚慶西的話,感到很興奮。無疑,姚慶西已經把他當作自己的親信了。
姚慶西的父母和弟弟都在姚家堡子鄉。姚慶西的弟弟在鄉政府食堂,他曾經在縣裡的一個廚師班畢業,有廚師等級證書。姚慶西的家裡很平常,房子和其他村民一樣,他父親身體還好,也整天在地裡幹農活兒,村民大都是親戚,很少有人叫他縣長。姚慶西在家族裡行七,村民大部分都叫他七慶子,比他長兩輩兒的還叫他七大鼻涕。姚慶西回到村裡以後,走家串戶,趕上飯時,走到哪兒就吃到哪兒。這就更跟家族的人把關係拉近了。姚家堡子的人有時找縣長辦事,縣長的原則是能辦就辦,辦不了的也儘量去辦,使找他辦事的人都感覺到七慶子辦事情盡力了。鄉里人認為姚慶西正直,全縣的人也都認為姚慶西是為民做主的好縣長。姚慶西把熊建稗請到了家裡,桌子上的飯菜並不豐盛,除了一大碗小雞燉蘑菇,就是炒豆腐,炒尖椒,還有一碗大醬,旁邊放著小蔥、小白菜和黃瓜。熊建稗沒有對姚慶西家裡這桌子飯菜感到驚奇,許多領導幹部到飯店基本上就是炒幾盤青菜,有的時候炸幾條小魚兒,或者燉一盆土豆燉豆角。這種吃法是一種故意廉潔,早被熊建稗識破了。可熊建稗這天在姚慶西家吃飯,聽姚慶西說了許多話,他才真正感覺到姚慶西是一個有工作能力,有魄力,又有智慧的縣長。
……
也許是聽了熊建稗的建議,或者是姚慶西早就謀劃好了,他對縣政府的中層領導做了大的調整。讓熊建稗感到不可思議的是,一向稱職的辦公室主任張濤被調到了縣教育局做局長,這也算合理,張濤在縣政府工作之前曾是一個小學的校長,他回教育口兒也讓人說不出什麼。但一向口碑不好的辦公室副主任譚麗傑卻留在了縣政府,並晉升為辦公室主任。這種調整雖然不合理,可縣政府調整後的中層幹部因為都有晉升,或者安排了他們認為最滿意的崗位,就對姚慶西這個最不公平的安排給予了預設,當然他們也一定在猜測,縣長為啥把一個四十五歲的中年婦女放在了這個位置上。譚麗傑長得不漂亮,也沒有後臺,在康耀輝做縣長的時候,他們之間的關係很好。正因為這樣,姚縣長就更應該把她拿下來。新的縣政府中層幹部有理解的,也有不理解的,但熊建稗能破解這個奧秘。其實這個奧秘挺可怕:姚慶西要譚麗傑和對已經調走的康耀輝下手了。姚慶西和譚麗傑倒是沒什麼矛盾,但向康耀輝下手,必須要藉助譚麗傑的力量。既然康耀輝已經是調走的人了,姚慶西為什麼還要和他過不去,這其中的奧妙可能也很快就能見分曉了。
這天,姚慶西把熊建稗叫到了他的屋子,說道,最近紀檢委收到了舉報信,舉報已調走的前任新橋縣縣長康耀輝,收受了褚繼良兩百萬,這個交易和橋鎮有關。橋鎮租給褚繼良的地應該是每年六十萬,是二十年的合同,應該收一千二百萬,而最後合同定的卻是每年三十五萬。康耀輝得到的好處將近二百萬。不知道這一情況你是不是瞭解。
熊建稗說,褚繼良租的地,產權劃給了縣裡,所以康耀輝和褚繼良的交易我們鎮政府沒有插手。
姚慶西說,既然這樣,那麼事情就好辦了。土地交易一直是康耀輝委託譚麗傑去辦的,看來譚麗傑和康耀輝也有金錢交易。
熊建稗問,那怎麼辦?
姚慶西說,這個事情縣政府委託你指揮紀委來查清此事。
熊